【題目】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海南省十二五規劃中,明確“以旅游業為龍頭、服務業為主導,提高熱帶特色現代農業水平,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和新型工業為支撐的支柱產業體系”,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積極探索和諧綠色發展之路。
材料二:下圖為“海南島地形結構示意圖”,受地勢高低和離海遠近的影響,海南島的自然環境具有環帶狀分布的特點。
(1)指出圖中年太陽總輻射量變化趨勢。
(2) 從沿海到中部山地,如何合理布局農業、工業、旅游業?
(3) 請你為海南島走“產業綠色發展之路”提出三點建議。
【答案】(1)東北向西南遞增(西南向東北遞減)
(2)農業:沿海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帶) 工業:沿海地區(海岸帶) 旅游業: 中部山地帶和海濱地帶
(3)調整產業結構,走產業結構生態化之路;(農業)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漁業,發展生態農業;(工業)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第三產業)發展生態旅游業。
【解析】
(1)結合圖示海南島年太陽總輻射量等值線分布圖可知該島年太陽輻射總量大致從東北部的5300向西南遞增為5500。
(2)結合圖示地形分布,沿海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氣候濕熱,降水豐富,適宜發展種植業;沿海海運便利,灘涂眾多,可發展漁業;低山丘陵地區,可發展經濟林木;海南島資源短缺,借助便利的海運輸入原料和輸出產品,工業應布局在沿海地區;中部山地人口稀少,自然生態環境優良,可建立自然生態保護區,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海濱地區沙灘廣布,亦可發展濱海旅游業。
(3)結合材料可知海南島要走 “產業綠色發展之路”需要從農業、工業和旅游業三大產業發展。必須調整產業結構,走產業結構生態化之路;農業需要因地制宜,多樣化發展,走生態農業之路;工業要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第三產業重點發展生態旅游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我國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地質剖面圖。
材料二 影響魚類洄游的因素有水流、溫度、鹽度、水質、光線等,其中水流是對洄游的定向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在具有一定流速的條件下,魚類通常都逆流洄游。
(1)指出圖中的地質構造及判斷依據。
(2)簡析圖中甲聚落相對于乙、丙聚落形成和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
(3)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的發展,為解決甲聚落日益嚴重的用水不足問題,當地擬在 A、B 兩處選一處建水庫,壩頂海拔均為 500 米。你認為選建在何處更為合理?闡明理由。
(4)圖示 C 至 D 河段是某些魚類洄游的必經之地。假設在 B 處建一堤壩,簡析魚類洄游在該河段可能面臨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兩圖是“同一時刻地球上兩區域晝夜分布情況”,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___。
(2)該日,極夜的范圍是_______________。
(3)圖示季節,下列地理現象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我國北方正午樹木的影子最短 B.倫敦的白晝逐漸變短
C.中南半島盛行西南季風 D.天山雪線海拔達到一年中最低
(4)該日,P、O兩地的夜長大小關系是__,M地晝長為____。O地位于M地的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加拿大的塞布爾島東西長40公里,面積約80平方公里。表面為細沙覆蓋,小島四周布滿流沙淺灘,水深約2至4米,因每年平均移動100米而為人稱奇,又被稱為旅行島。全島沒有高大的樹木,只有一些沙灘小草和矮小的灌木。下圖示意塞布爾島位置,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塞布爾島的類型和移動方向分別是
A. 沖積島向西 B. 沖積島向東 C. 珊瑚島向南 D. 火山島向東
【2】塞布爾島上沒有高大樹木是因為
A. 遠離大陸 B. 熱量條件不足 C. 降水較少 D. 土壤發育差
【3】該島將來會
A. 逐漸縮小 B. 不斷抬升 C. 持續擴大 D. 基本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甲、乙兩工廠萬元產值主要成本百分比統計,讀表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甲、乙兩工廠最有可能的是( )
A. 服裝工業和化學工業B. 有色冶金工業和食品工業
C. 水產品加工工業和電子工業D. 紡織工業和石油加工工業
【2】下列關于甲、乙兩工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從總體上看甲類工業受地域條件的限制逐漸減弱
B. 乙類工業在我國正逐步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C. 甲、乙兩類工業發展對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要求相同
D. 自然條件對甲、乙兩類工業均無明顯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地質年代較老的褶皺構造地區常出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現象。下圖為“地形倒置形成過程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D.①④②③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地形是內外力綜合作用的結果
B.巖層彎曲變形越強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巖層抗風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頂部受擠壓作用,物質堅實,不易被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下為我國西南山區的傳統民居景觀圖和該民居穿堂風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中石質地面在增強“穿堂風”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風 B. 減少下滲,增強濕度
C. 增加房屋前后溫差 D. 降低夜晚時庭院溫度,便于納涼
【2】現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風,以下設計合理的是
A. 利用廚房、衛生間做進風口 B. 房屋的朝向為東西向
C. 減少東西向墻面的長度 D. 在前后居室間墻上設窗或門洞
【3】與空調冷風相比大多數人更喜歡穿堂風,主要是因為穿堂風
A. 不消耗能源 B. 風頻與人體自然頻率接近
C. 風力恒定 D. 風向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局部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表示( )
A.極地東風帶B.中緯西風帶
C.東北信風帶D.東南信風帶
【2】受乙、丙交替控制地區的氣候特征一般是( )
A.全年溫和濕潤
B.全年高溫少雨
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圖示季節溫州地區最可能( )
A.桃花盛開B.蟬鳴悠揚
C.紅葉滿山D.天寒地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木桶效應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木桶效應”,如果各塊木板代表不同的資源種類,那么,圖中決定環境人口容量的是
A. 土地資源 B. 森林資源
C. 礦產資源 D. 水資源
【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②發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鼓勵生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