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面兩則人口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李華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運輸
B.政治文化
C.自然環境
D.社會經濟
(2)影響克瑞斯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勞務輸出
B.氣候優越
C.資源開發
D.水源豐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2月28日,廈深高鐵正式開通,全長502.4 km,從廈門到深圳只需3小時40分。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廈深高鐵的開通將最先影響廈門的
A. 城市等級 B. 服務范圍
C. 功能分區 D. 行政范圍
【2】離城區20多分鐘車程的深圳高鐵新城建設
A. 降低了城區環境承載力
B. 推進了郊區城市化進程
C. 使城區出現空心化現象
D. 促進中心商務區的外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反映了世界欠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城市人口分布狀況。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世界兩類地區城市化進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1950~1965年期間,兩類地區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
B.目前發達地區城市化進程依然很快
C.欠發達地區在2025年時城市化水平接近發達地區
D.目前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明顯高于欠發達地區
(2)由圖可知( )
A.該時期內,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下降
B.未來城市人口增長將主要集中在欠發達地區的城鎮
C.目前發達地區城市人口數量呈減少趨勢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數量發達地區多于欠發達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區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1951~2010年,該地區( )
A.人口自然增長是維持人口增長的主要方式
B.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C.人口增長了17.6%
D.是人口凈遷入地區
(2)據圖示資料顯示,該地區( )
A.人口遷移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
B.可能位于我國東部地區
C.20世紀末青壯年人口比重偏大
D.自20世紀80年代起,人口再生產類型進入現代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南島西部某些地方呈現熱帶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觀,這一現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海南島地處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旱、雨兩季。專家研究認為,海南島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島內其他地區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熱帶稀樹草原景觀的關鍵因素。
材料二
海南島旱季以偏東風為主。
材料三
海南島西部一些地方沉積巖透水性強,地表水易于滲漏。
海南島東部(海口、瓊海)和西部(東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風速、日照時數(1971—2000年)
月份 | 降水量(mm) | 平均風速(m/s) | 日照時數(h)) | ||||||
東方 | 海口 | 瓊海 | 東方 | 海口 | 瓊海 | 東方 | 海口 | 瓊海 | |
11 | 26.5 | 81.3 | 159.6 | 4.6 | 2.6 | 2.7 | 202.2 | 144.8 | 121.1 |
12 | 13.9 | 34.9 | 68.2 | 4.5 | 2.4 | 2.5 | 187.0 | 131.3 | 112.2 |
1 | 7.6 | 19.5 | 31.4 | 4.2 | 2.5 | 2.4 | 179.2 | 109.1 | 116.3 |
2 | 14.2 | 35.0 | 43.5 | 4.1 | 2.6 | 2.6 | 147.6 | 98.7 | 101.6 |
3 | 17.4 | 50.6 | 47.5 | 3.9 | 2.8 | 2.9 | 185.3 | 137.3 | 150.3 |
4 | 30.0 | 100.2 | 125.4 | 4.1 | 2.7 | 2.9 | 213.9 | 167.9 | 181.4 |
(1)海南島西部的熱帶稀樹草原景觀反映了什么地域分異現象?說明判斷理由。
(2)海南島西部“旱季更顯干旱”的一個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從風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這里“旱季更顯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國家土地利用類型分布,該國西部及西南部為溫帶荒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國西部及西南部形成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距海洋較遠,受海洋影響小 B. 地處背風坡,焚風效應顯著
C. 常年受副高控制,蒸發旺盛 D. 太陽輻射強,地表土質疏松
【2】近年來,該國甲地區草地退化、沙化日趨嚴重,針對這一問題應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①建設人工草場②控制載畜量 ③實施退耕還草④發展草原旅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長江上游地區雪線高度的經向和緯向變化趨勢。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雪線高度變化的趨勢( )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東增高
C.自東北向西南增高
D.自東南向西北增高
(2)影響該地區雪線高度變化趨勢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降水
C.熱量
D.坡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以英國人李頓為團長的國聯調查團在對日本侵占中國東北的事件進行調查后,說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地區是因為“使日本受害較其他國家為大”。李頓認為“使日本受害較其他國家為大”的依據是( )
A.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 B.華盛頓體系的束縛
C.國聯對日本侵略者的制裁 D.中國的革命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某區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類型的面積。下圖示意該區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類型面積變化率,正值表示增長,負值表示減少。該區域生態環境已呈退化趨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改善該區域生態環境的主要任務是
A. 擴大沼澤地 B. 退耕還草 C. 減少建設用地 D. 植樹造林
【2】該區域可能位于
A. 云貴高原東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黃土高原中部 D. 內蒙古高原西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