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地殼物質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巖漿冷卻凝固形成變質巖
B. 只有變質巖才能重熔再生成巖漿
C. 各類巖石均可受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等外力作用形成沉積巖
D. 各類巖石均可受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大氣垂直分層,讀圖回答下題:
【1】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對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義的電離層位于( )
A. Ⅰ層頂部 B. Ⅱ層底部 C. Ⅱ層中部 D. Ⅲ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環境保護】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廣西北海市合浦縣,過去沿海風景優美,水產豐富,生長著中國面積最大的珍稀植物紅樹林。現如今出現了眾多開采石灰巖的私營礦場,且規模逐步壯大,與采石場相鄰建有多個碎石場,已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下圖為合浦縣沿海岸線鋪開的連綿礦坑。
(1)分析采石礦場和碎石場對當地環境造成的危害。
(2)指出當地國土管理部門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大氣中粒徑小于2.5 μm的顆粒物(PM2.5)對光的散射作用比較強,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下更容易形成灰霾,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PM2.5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
材料二 某城市PM2.5主要污染源比例圖。
(1)根據材料二,說出該城市大氣中PM2.5的最主要來源,解釋夏季PM2.5較少的原因。
(2)為改善空氣質量,還人們更多的藍天。請說出針對減少PM2.5的具體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吐魯番盆地低于海平面的面積有4050平方千米,盆地內生長著一種多年生植物--刺山柑(又名老鼠瓜),其主根入土很深,水平根極少。地上部分為放射狀的平臥株叢,葉片為肥厚肉質卵圓形,花朵呈白色或淡綠色。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刺山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主根深是為吸收深埋的地下水 ②平臥株叢有利于吸收地表徑流
③肥厚肉質葉片利于水分的保存 ④花朵顏色可以減弱強光的照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關于該地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吐魯番盆地是風力作用下形成 B. 吐魯番盆地是流水作用下形成
C. 盆地內部外力以風力作用為主 D. 盆地內部外力以冰川作用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產大型客機C919飛機由36所高校參與研制,主要零部件及機載系統來自于西安、沈陽等飛機制造企業和16家跨國公司,最后交由位于上海的中國商飛進行整體組裝。讀C919飛機部分零部件廠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與鐵路運輸相比,航空運輸的突出特點是
A. 靈活性強 B. 連續性強
C. 受天氣影響大 D. 運輸量大
【2】【2】C919飛機最終選在上海進行整體組裝, 是由于上海
A. 位置優越,對外交通便利 B. 勞動力充足,工資水平低
C. 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 D. 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
【3】【3】C919飛機主要零部件分散在我國多地生產,這有利于
A. 充分發揮各地技術優勢 B. 促進企業間的交流協作
C. 降低零部件的運輸成本 D. 促進東西部的協調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些自然地理現象的循環過程。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若此圖表示三圈環流中的中緯環流,ab位于近地面,則( )
A. a處因氣溫低導致空氣收縮下沉
B. b處空氣受熱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帶
C. ③處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極地東風
D. 不同緯度間熱量、水汽得以輸送
【2】若此圖表示亞洲東部冬季季風環流,則( )
A. a處是海洋,b處是陸地 B. a處天氣以晴朗為主
C. ③氣流較①氣流濕潤 D. ③氣流由低緯流向高緯
【3】若此圖表示某大洋表層環流,且c、d兩地全年晝夜接近等長,則( )
A. ①為西風漂流 B. ②沿岸地區可能為荒漠
C. ③為暖流 D. ④沿海海域可能為秘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表面某區域的經緯網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1】若某人從M點出發,依次向正南、正東、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別前進100千米,則其最終位置是( )
A. 回到M點 B. 在M點正西方
C. 在M點正東方 D. 在M點東南方
【2】【2】O和P兩點的實際距離約是 ( )
A. 4440千米 B. 3330千米
C. 2220千米 D. 1820米
【3】【3】若一架飛機從M點起飛,沿最短的航線到達N點,則飛機飛行的方向為( )
A. 一直向東 B. 先東北再東南
C. 一直向西 D. 先東南再東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