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近地面與高空氣壓值分布雷達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P、Q、M、N四點中,表示近地面的是 、 ,表示高空的是 、 。
(2)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P、Q、M、N四點中,表示近地面受熱的是 ,冷卻的是 。所形成的熱力環流圈流動方向是(從冷卻點開始) 。
(3)當亞歐大陸被P氣壓控制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印度盛行西南季風 B.南半球非洲熱帶草原的動物向北遷徙
C.我國東部沿海盛行西北季風 D.地中海沿岸高溫少雨
【答案】(1)P、M N、Q (2)M, P, P→M→N→Q→P (3)C
【解析】該題主要考查讀圖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該題的關鍵是要讀懂圖,圖中平行線為等壓線,數字為氣壓值,離中心越遠,氣壓越高。
(1)從圖中可以讀出各點的氣壓值,P點在1 300hPa左右,M點為1 000hPa,N點為900hPa左右,Q點在800hPa左右。近地面的氣壓高于高空氣壓,可判斷出四點中表示近地面的是P、M,表示高空的是N、Q。
(2)根據上題判斷的氣壓情況,近地面高壓是因為冷卻下沉,低壓是因為受熱上升。因此表示受熱的是M點,表示冷卻的是P點。根據熱力環流的規律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出流動方向是P→M→N→Q→P。
(3)根據上面的分析知,P點為冷高壓,亞歐大陸被冷高壓控制時為北半球的冬季,此時印度盛行東北季風,A錯誤;南半球此時為夏季,非洲熱帶草原的動物由北向南遷徙,B錯誤;我國東部沿海盛行西北季風, C正確 ;地中海沿岸此時為冬季,溫和多雨,D錯誤。故答案選C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統計,近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累計裝機量兩項指標均居世界第一。但與此同時,我國棄風限電現象也很嚴重。棄風限電,是指在風電發展初期,風機處于正常情況下,某些原因導致部分風電場風機暫停的現象。讀我國風能資源分布圖和國內煤電、風電平均成本比較表,完成下列問題。
| 成本電價(元/千瓦時) | 環境成本(元/千瓦時) | 完全成本(元/千瓦時) |
煤電 | 0.4752 | 0.555 | 1.0302 |
風電 | 0.5744 | / | 0.5744 |
(1)分析內蒙古風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2)簡述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對內蒙古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
(3)簡述內蒙古與浙江相比風電開發的制約條件。
(4)結合材料分析我國棄風限電現象較嚴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 M 地的風向。比較 M、N 兩地風力大小,并說明原因。
(2)說出圖甲中天氣系統 A 到達北京時的天氣狀況。
(3)(3)在圖乙中畫出 875、900、925、950 百帕四條等壓線,并判斷該圖所示天氣系統的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沿32°N地形剖面圖(甲)和我國各類地形所占比例圖(乙),回答下列各題。
【1】圖甲中③山脈是( )
A. 橫斷山脈 B. 巫山 C. 秦嶺 D. 太行山脈
【2】圖甲中B所代表的地形類型是圖乙中的(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白積雪六月天”是有名的關中八大景之一,秦漢時期即開始流傳。太白山是秦嶺主峰,沿S線保存有較完整的第四紀冰川地貌。下圖為太白山地區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太白積雪六月天”中的“六月”期間,太白山
A. 氣溫最高 B. 雪天最多
C. 晝長漸長 D. 正午太陽高度最大
【2】有關s沿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北側積雪期長于南側 B. 北側降水量大于南側
C. 北側緊鄰溫帶落葉闊葉林,南側緊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 北側和流水量大于南側
【3】積雪、陰雨、寒冷對考察太白山冰川地貌非常不利。綜合考慮,考擦太白山冰川地貌最好的月份是
A. 1月 B. 3月 C. 7月 D. 9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以及能源消費強度與結構是影響區域綜合碳排放格局的關鍵所在。工業重心是區域工業產值空間分布的重心。下圖示意泛長三角地區工業重心與碳排放重心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間內工業重心與碳排放重心轉移方向的共同趨勢是
A. 向東南轉移 B. 向西北轉移
C. 先東南后西北 D. 先西北后東南
【2】泛長三角地區2005年到2010年碳排放重心的變化,主要是由于泛長三角地區
A. 西北部工業發展迅速 B. 東南部工業快速衰退
C. 西北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快于東南部 D. 西北部服務業發展速度快于東南部
【3】與外圍區相比較,核心區
A. 工業差值低 B. 經濟總產值低
C. 單位GDP能耗低 D. 人均消費水平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陜西、山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示意圖,Ⅰ表示以糧食為主的階段,Ⅱ表示以發展林果業為主的階段。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該區域尖銳的人地矛盾,如果繼續按照I階段進行農業生產活動,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 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加劇
B. 過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C. 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
D. 生態、經濟的良性循環環。
【2】該區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趨勢,為達到這一目的應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①采用現代農業技術擴大農業用地 ②提高土地生產率,逐步建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 ③擴大林、草種植面積,發展經濟林、用材林、薪炭林 ④發展林果產品的綜合加工業,增加附加值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非洲西部的幾內亞(如圖)被稱為“西非水塔”,首都科納克里是西部非洲最大的港口.該國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鋁土礦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三分之一,且品位高,易于開采.我國的煉鋁工業占世界的40%,而鋁土礦資源僅占世界的3%,近年來,我國企業在幾內亞投資發展鋁土礦開采和加工工業.
【1】分析幾內亞成為“西非水塔”的原因.
【2】簡述幾內亞發展鋁土工業的優勢區位條件.
【3】對投資開發幾內亞鋁土礦,有人主張將鋁土礦運回國內加工生產,也有人建議在當地冶煉,然后運回國內,你同意哪一種意見,并說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