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關宇宙和天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目前人們用肉眼或借助望遠鏡可觀測到的各種星體總稱為天體
B.宇宙是無限的,宇宙的范圍會隨著人類探測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斷擴大
C.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是恒星和行星
D.各種天體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東部沿海地區紡織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過程中,抱團轉移成為一種新型轉移模式。如南通紡織和服裝等企業組團“扎堆”投資有30多年紡織產業歷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紡織城”。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太康吸引南通紡織產業遷入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A. 交通便捷,進入市場快 B. 中原地帶,市場廣闊
C. 勞動力豐富且質優價廉 D. 基礎設施完善
【2】與企業個體分散轉移相比,紡織和服裝等企業抱團轉移的主要優勢是
A. 環境改變較小 B. 地租更加便宜
C. 接近原料產地 D. 協作條件較好
【3】紡織和服裝等企業抱團轉移對南通市的影響主要是
A. 有利于促進城市化和工業化 B. 短期內造成部分勞動力失業
C. 造成產業結構失調,不利于經濟發展 D. 造成人口性別比失衡,社會失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中M粗點表示我國某縣2012年農產品產值構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糧食);圖乙為該縣今后五年的農業土地規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該縣2012年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氣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場和交通
D.政策和勞動力
(2)該縣今后五年土地利用的發展方向是( )
A.糧食種植用地面積增加
B.花卉種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種植用地面積增加
D.凍結城市建設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土林是一種特殊的流水侵蝕地貌。西藏阿里地區的札達盆地是我國土林發育最為典型的地區之一。該地土林物質主要由礫卵石、細粉砂和粘土等組成。讀“札達土林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札達土林景觀巖層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 巖石風化 B. 風力沉積
C. 流水侵蝕 D. 河湖沉積
【2】札達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氣候、氣象條件為
A. 海拔高,氣溫年較差小 B. 天氣寒冷,暴雨多
C. 空氣干燥,降水少 D. 大氣稀薄,光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冰島(Holuhraun)火山自2014年8月29日開始噴發,5個月來依然沒有停止的跡象,其形成的熔巖領域已經蔓延到88公里之外。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有關這次火山噴發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地處生長邊界,巖漿從地殼的薄弱地帶噴出地表
B. 巖漿來源于上地幔頂部的軟流層
C. 巖漿活動利于形成豐富的地熱和溫泉
D. 噴出的巖漿冷卻形成花崗巖
【2】火山活動會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帶來多方面的影響,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①降水增多,形成泥漿雨 ②火山灰造成大氣能見度降低
③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增大 ④造成北美洲大陸多架航班停飛
⑤形成肥沃的土壤層,利與植物生長 ⑥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觀,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A. ①②③⑤ B. ①④⑤⑥ C. ①②⑤⑥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熱帶沙漠中的尼羅河泛濫區孕育了古埃及農耕文明。尼羅河在每年6-10月泛濫,從上游帶來的肥沃沉積物,因沒有其他植被,可以直接在沉積物上種植,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不同歷史階段陸地地理環境差異對人類活動影響不同,古埃及農耕文明出現在
A. 采集和狩獵階段 B. 農業社會階段
C. 工業社會階段 D. 后工業化階段
【2】尼羅河下游泛濫區沉積物主要來源地的降水特點為
A. 降水季節性強,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節性強,年降水量小
C. 陣水季節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節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從周邊區域引入植物用于種植,引入植物的生長期必須與尼羅河泛濫區的耕種期一致,該區域耕種期為
A. 1月-12月全年 B. 6月-10月 C. 11月到第二年5月 D. 4月-8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三大自然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分界線分別是400mm年等降水量線、3000m等高線和昆侖山一阿爾金山—祁連山。據上述文字可知,決定我國三大自然區差異的基本因素是
A. 土壤、植被 B. 地形、土壤 C. 氣候、地形 D. 氣候、水文
【2】我國民居的屋頂坡度從北到南逐漸增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熱量 B. 光照 C. 降水 D. 地形
【3】東部季風區的南北差異明顯,南北差異對人類活動影響較大·南方內河運輸是一種普遍的聯系方式,北方道路網四通八達,這種影響屬于
A. 對人類活動地域聯系方式和通達性的影響 B. 對民居建筑的影響
C. 對農業生產類型和耕作方式的影響 D. 對文化景觀和文化行為的影響
【4】有關中國自然區域差異及其對人類活動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青藏地區農業以高寒農牧業為主
B. 秦嶺一淮河以北地區,均可發展水田農業
C. 東北地區因降水較少,故只能發展一年一熟的農業
D. 西北干早半干早地區東部降水相對較多,也可以發展水田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某國以平原為主的區域中,甲、乙等城市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波動較大。2014年起,這些城市郊區及周邊地區采用荷蘭的技術,修建了大型溫室蔬菜培植基地,生產的蔬菜可滿足當地約20%的需求。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蔬菜種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熱量
D.水分
(2)該地區利用溫室培植蔬菜的優勢條件是( )
A.能源供應充足
B.生產技術先進
C.種植歷史悠久
D.勞動力成本低
(3)該地區扶持溫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設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增加農業經濟
C.改善當地種植結構
D.減少蔬菜對外依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