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我國某地區經緯度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地區西部有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有關該地理分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旱地耕作區、水田耕作區的分界線
B. 亞熱帶、暖溫帶和常綠林、落葉林分界線
C. 季風區、非季風區和半濕潤區、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D. 第一、二階梯和農耕區、牧區的分界線
【2】有關該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擁有中國疆域最東點 B. 擁有中國最大沼澤地
C. 擁有中國最大城市 D. 擁有中國最大林區
【3】該區近年經濟發展趨緩,其主要地理學原因可能是
①礦產資源全面枯竭 ②土地成本居高不下 ③人才流失嚴重 ④生產結構單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1】C
【2】D
【3】D
【解析】
【1】根據經緯網,該地區是東北地區,西部有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大興安嶺,是季風區、非季風區和半濕潤區、半干旱區的分界線,C對。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旱地耕作區、水田耕作區的分界線、亞熱帶、暖溫帶和常綠林、落葉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A、B錯。 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青藏高原邊緣,D錯。
【2】該地區是東北地區,根據等份,最東點經度是132°E,中國疆域最東點是135°E,A錯。中國最大沼澤地在三江平原,圖示不包括三江平原,B錯。中國最大城市是上海,C錯。擁有中國最大林區,東北林區,D對。
【3】該區近年經濟發展趨緩,其主要地理學原因可能是環境污染嚴重,人口外遷,導致人才流失嚴重,③對。礦產資源沒有出現全面枯竭問題,①錯。地廣人稀,土地成本低,②錯。以重工業為主,生產結構單一,④對。D對,A、B、C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傳統民居郵票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傳統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區是
A. 甲——華北平原 B. 乙——內蒙古高原
C. 丙——塔里木盆地 D. 丁——黃土高原
【2】根據傳統民居的結構和取材,可以判斷
A. 甲地土層深厚,植被茂密 B. 丁地氣候濕熱,樹木蔥蘢廣布
C. 丙地降水量大,河網密布 D. 乙地地形崎嶇,荒漠多
【3】清明時節,丙傳統民居所在地區
A.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新雨山頭荔枝熟
C. 梨花淡白柳深青 D. 小麥登場雨熟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所示區域陸地地勢平坦,右圖為左圖中河流甲、乙兩處的年徑流量曲線。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圖中的河流甲河段河水補給主要是()
A. 湖泊水補給 B. 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
C. 冰川融水補給 D. 雨水補給
【2】【2】圖示乙河段流量季節變化較甲河段小的原因主要是()
A. 乙河主要以地下水補給為主,徑流季節變化小 B. 湖泊的調節作用
C. 乙河段冬雨補給多 D. 甲河段植被覆蓋率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雙塔灌區是疏勒河三大灌區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雙塔灌區所產農產品產量高、品質優。讀2010年雙塔灌區農作物相關數據表,完成下面小題。
【1】雙塔灌區所產農產品品質優良,其主導因素是( )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晝夜溫差大 D. 水源充足
【2】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雙塔灌區今后種植面積最可能擴大的作物類型是( )
A. 小麥 B. 瓜類 C. 棉花 D. 蔬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1月氣溫等溫線圖(單位:℃),據圖回答下面小題。
【1】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地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有可能是
A. 800 m B. 1500 m C. 1800 m D. 2500 m
【3】關于該地的地理環境特點和國土開發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區域主要河流流向大致呈從北向南流
B. 該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C. 發展立體農業和優勢資源的系列開發是本區國土整治的主要措施
D. 適合村莊周圍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大豆、甜菜、甘蔗、小麥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干熱河谷是指高溫、低濕河谷地帶,大多分布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區域內光熱資源豐富,氣候炎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生態十分脆弱。
彌勒市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南盤江北岸。境內東西多山,中部低凹,為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類型。1958年,該縣引入黑葡萄等優良品種,90年代,經過權威鑒定,證實了黑葡萄是法國最古老的釀酒名種之一玫瑰蜜, 21世紀初,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3520公頃。
從2004年始,彌勒市每年舉辦“中國--紅河民族文化旅游暨彌勒葡萄節”。該市目前共有7家葡萄酒加工廠,加工能力強大。但近年來彌勒葡萄產業發展勢頭受挫,龍頭企業牽引力偏弱,品牌影響力不高,地方政府拉動力不足,社會對云南紅酒品質議論紛紛等,引起社會各方關注。
(1)從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彌勒市干熱河谷氣候形成的原因。
(2)根據彌勒葡萄種植區的地理環境特點,推測彌勒葡萄的生長習性。
(3)分析眾多葡萄酒加工廠集聚彌勒市的原因。
(4)彌勒市計劃將葡萄產業作為該市重要的支柱產業加以扶持發展,為此請提出你對彌勒葡萄產業發展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廈門市鼓浪嶼西南沙灘上屹立著的一塊巨巖,中間有一個大巖洞,潮漲潮落,海浪拍打這個巖洞時,發出咚咚聲響,儼如擊鼓,人們稱它為“鼓浪石”。完成下面小題。
【1】【1】形成“鼓浪石”的地質作用,主要是
A. 冰川侵蝕 B. 風化和風蝕 C. 海浪侵蝕 D. 流水侵蝕
【2】【2】圖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積地貌是
A. 沙灘 B. 巖礁 C. 巖洞 D. 巨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特色農產品具有“豐富多樣、生態環保、安全優質、四季飄香”特點,同時該自治州也是我國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下圖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略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1】導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深度貧困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氣候 C. 水文 D. 土壤
【2】【2】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的有利條件主要是
①冬季氣溫較高 ②東西方向狹窄 ③垂直差異顯著 ④生態環境良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省2001~2013年工業產值比重及污染密集型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比重的變動趨勢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由圖示信息可知
A. 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呈波動上升趨勢
B. 高新技術產業比重的變化幅度小于污染密集型行業
C. 工業產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先增后減
D. 2008年后污染密集型行業比重高于高新技術產業
【2】據圖推測,該省2013年后工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
A.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B. 提高資源密集型產業的比重
C. 降低污染密集型行業比重 D. 減緩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