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都比較迅速。結合所給材料回答問
題。
(1)結合下圖,分析江蘇省城市化進程的主要特點。
(2)結合下表,描述江蘇不同地區城市化水平的差異,并分析造成該差異的因素包
括哪些方面。
江蘇不同地區城鎮人口比重構成比較
| 城鎮人口比重(%) | |
2000年 | 2005年 | |
蘇南地區 | 59.6 | 67.0 |
蘇中地區 | 37.7 | 46.3 |
蘇北地區 | 31.2 | 39.5 |
(3)江蘇省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面臨資源環境的雙重約束,請分析說明原因。
(4)[多選]下列實現該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措施,正確的為( )
A.蘇南、蘇中和蘇北應加強協作,實現共同發展
B.蘇南地區應大力發展農業,穩定國民經濟基礎
C.蘇中地區要加強淮河流域區域開發
D.蘇北地區要積極發展工業
(1)城市化水平不斷上升;1996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
(2)蘇南、蘇中、蘇北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差異,自蘇南向蘇北逐漸降低。
影響因素:地理位置、交通狀況、經濟基礎、科教水平等。
(3)①水資源問題:由于污染嚴重,存在“水質性”缺水現象;②能源問題:常規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③土地資源問題: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資源少,且工業化與城市化導致耕地大量減少;④環境污染嚴重:工業三廢的排放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4)ACD
本題主要考查江蘇省城市化的推進過程、工業化與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實現該省可持續發展的措施。第(1)題,根據圖中信息,可得出江蘇省城市化進程的特點。第(2)題,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江蘇省城市化的空間差異。造成該差異的原因要從它們所處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第(3)題,江蘇省位于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且發展迅速,人口稠密,因而會導致能源的短缺、水資源的污染、土地資源的減少等問題,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會導致“三廢”的大量產生。第(4)題,蘇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經濟基礎好,應承接上海等大城市的產業轉移,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促進經濟的發展。蘇中借助淮河加強區域開發。而蘇北地區應加大工業發展來促進城市化的發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南通海安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其內部城市化和工業化存在著很大的區域差異。(11分)
(1)下圖顯示江蘇省城市化進程的主要特點是 (2分)
(2)下表顯示江蘇不同地區城市化水平的差異表現為 ,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4分)
表 江蘇不同地區城鎮人口比重構成比較
地 區 | 城鎮人口比重(%) | |
2000年 | 2005年 | |
蘇南地區 | 59.6 | 67.0 |
蘇中地區 | 37.7 | 46.3 |
蘇北地區 | 31.2 | 39.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江蘇南通海安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其內部城市化和工業化存在著很大的區域差異。(11分)
(1)下圖顯示江蘇省城市化進程的主要特點是 (2分)
(2)下表顯示江蘇不同地區城市化水平的差異表現為 ,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4分)
表 江蘇不同地區城鎮人口比重構成比較
地 區 |
城鎮人口比重(%) |
|
2000年 |
2005年 |
|
蘇南地區 |
59.6 |
67.0 |
蘇中地區 |
37.7 |
46.3 |
蘇北地區 |
31.2 |
39.5 |
(3)請根據實際生活觀察,列舉我省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 (3分)
(4)江蘇省城市化和工業化從蘇南到蘇中再到蘇北梯度差異比較明顯,下列關于實現該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敘述錯誤的是( )(2分)
A.蘇南、蘇中和蘇北應加快城際交通發展
B.蘇南地區要努力實現產業轉換升級
C.蘇中地區要有序承接上海的產業轉移
D.蘇北地區要以農業作為支柱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都比較迅速。結合所給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下圖,分析江蘇省城市化進程的主要特點。
(2)結合下表,描述江蘇不同地區城市化水平的差異,并分析造成該差異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江蘇不同地區城鎮人口比重構成比較
(3)江蘇省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面臨資源環境的雙重約束,請分析說明原因。
(4)下列實現該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措施,正確的為(多選) ( )
A.蘇南、蘇中和蘇北應加強協作,實現共同發展
B.蘇南地區應火力發展農業,穩定國民經濟基礎
C.蘇中地區要加強淮河流域區域開發
D.蘇北地區要積極發展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都比較迅速。結合所給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下圖,分析江蘇省城市化進程的主要特點。
(2)結合下表,描述江蘇不同地區城市化水平的差異,并分析造成該差異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江蘇不同地區城鎮人口比重構成比較
(3)江蘇省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面臨資源環境的雙重約束,請分析說明原因。
(4)下列實現該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措施,正確的為(多選) ( )
A.蘇南、蘇中和蘇北應加強協作,實現共同發展
B.蘇南地區應火力發展農業,穩定國民經濟基礎
C.蘇中地區要加強淮河流域區域開發
D.蘇北地區要積極發展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9年11月,國務院正式公布我國七個經濟地帶劃分方案。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都比較迅速。結合所給材料回答問題。 ⑴結合下圖,分析江蘇省城市化進程的主要特點。
⑵結合下表,描述江蘇不同地區城市化水平的差異,并分析造成該差異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⑶江蘇省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面臨資源環境的雙重約束,請分析說明原因。
⑷江蘇省從蘇南到蘇中再到蘇北梯度差異比較明顯,實現該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措施,正確的為( )(多選) A.蘇南、蘇中和蘇北應加強協作,實現共同發展 B.蘇南地區應大力發展農業,穩定國民經濟基礎 C.蘇中地區要加強淮河流域開發 D.蘇北地區要積極發展工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