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部分區域圖。
材料二 我國部分山地自然帶及植被分布示意圖。
(1)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別屬于材料一圖中的四座山脈,那么①可能是______山脈,②可能是____山脈,③可能是____山脈,④可能是____山脈。(填字母)
(2)①山地中M處植被可能是 ( )
A.常綠闊葉林 B.針闊葉混交林
C.高山草原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3)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廣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①→③基帶有區別,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三地基帶變化體現了____________分異規律。
(5)②山地南北坡基帶存在差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D A C
(2)B
(3)南坡為夏季風迎風坡,降水較多
(4)水分 干濕度地帶(經度地帶性)
(5)南北坡基帶所處氣候類型不同(南北坡基帶熱量條件不同)
【解析】
(1)根據A、B、C、D山脈的位置,結合各山地自然帶基帶判斷所屬山脈。圖中BDAC分別是陰山(對應基帶為溫帶草原)、秦嶺(對應基帶為森林)、天山(基帶為溫帶荒漠帶)、太行山(對應基帶為落葉闊葉林帶),據此四地分別對應①、②、③、④。
(2)①是陰山,基帶為溫帶草原帶,M帶之上為針葉林,故M帶應為針闊葉混交林。
(3)森林的分布與水分條件關系密切,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廣泛主要是因為①是陰山,其南坡為夏季風迎風坡,降水較多。
(4)④→①→③基帶分別為溫帶森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該變化顯然是因為水分條件的不同造成的,該種基帶變化體現了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也即干濕度地帶(經度地帶性)規律。
(5)②山地是秦嶺,秦嶺南北坡所處位置分別為暖溫帶、亞熱帶,由于熱量條件不同,氣候類型不同,導致基帶存在差異。
分異規律 | 形成基礎 | 影響因素 | 分布規律 | 特例 |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 熱量 | 太陽輻射 | 沿緯線延伸、沿緯度更替 | 非洲沿20°E,自南向北自然帶的變化 |
從沿海 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 水分 | 海陸分布 | 沿經線延伸、沿經度更替 | 亞歐大陸中緯地區從沿海向內陸的變化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 水熱狀況 | 海拔高度 | 沿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 珠穆朗瑪峰垂直自然帶,乞力馬扎羅山垂直自然帶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分析回答我國一些地區出現的環境問題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區位于 高原,該地沙漠化的人為原因有__ ____________。
(2)我國在這些沙漠化嚴重的地區進行的巨大林業生態工程是____ ____工程。
(3)②地區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地區酸雨危害嚴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④地區出現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 。對黃河水文特征的影響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徽省某中學氣象興趣小組,根據亞歐大陸局部地區等壓線分布形勢圖,探究該省秋末冬初天氣變化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上圖,學生繪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氣要素變化圖,最接近實際狀況的是( )
A. B.
C.
D.
【2】該氣象興趣小組預報了安徽省未來兩天天氣狀況,其預報結果最可能出現的是( )
A. 皖北地區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危險等級較高
B. 皖南地區可吸入顆粒物空氣污染指數增加
C. 皖北地區雨過天晴,農作物易受低溫凍害影響
D. 江淮地區出現狂風、暴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植被的形態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下圖是某植物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植被生長地區的自然環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 干旱
B. 濕潤
C. 寒冷
D. 炎熱
【2】隨著全球變暖,當地蒸發加劇,該類植被最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A. 地上部分植株變高大
B. 地上部分葉片變大
C. 地下部分向更深處生長
D. 地下部分縮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人口和面積柱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各省級行政單位按照我國區域方位位置從左向右排序正確的是( )
A. 華北、東北、南部沿海地區、華中、華南、西北內陸、港澳臺
B. 黃河中下游地區、東北三省、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地區、西北內陸、港澳臺
C. 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港澳臺
D. 北部內陸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西部內陸地區、港澳臺
【2】圖中①~④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單位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①是戶籍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B. 圖中②是我國陸上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
C. 圖中③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也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級行政區
D. 圖中④是我國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區,但人口密度可超過18 000人/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某地的氣壓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判斷甲、乙、丙、丁四地氣壓的大小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圖中用箭頭標出氣流運動方向。
(2)甲、乙兩地中氣溫較高的是________地,其對應的天氣狀況常為____________天氣,氣溫日較差較大的是__________地。
(3)假若圖示環流為城市熱島環流,則表示郊區的是________地。
(4)在圖中畫出高空的等壓面彎曲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海洋藍洞為“三沙永樂龍洞”,其被證實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據考證,藍洞形成于海平面較低的冰川時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下圖為“三沙永樂龍洞垂直剖面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地理事物成因與藍洞類似的是( )
A. 海溝 B. 溶洞
C. 地塹 D. 三角洲
【2】藍洞形成前期,容易產生的現象是( )
A. 阿爾卑斯山雪線降低 B. 海岸線變短
C. 三角洲萎縮 D. 糧食增產的概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新疆羅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經超過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經是羅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紀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200多座,耕地面積擴大約1倍。
材料二 古羅布泊湖岸線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圖。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勢的變化,并說明理由。
(2)簡述羅布泊面積縮小直至干涸的原因。
(3)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中緯度某山地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自然帶的分異主要是因為熱量不同 B. 圖中體現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C. 該山地南坡的自然帶比較豐富 D. 該山地森林帶為熱帶雨林帶
【2】圖中北坡自然帶海拔低的主導因素是( )
A. 熱量差異 B. 水分狀況 C. 海拔 D. 土壤差異
【3】圖中南坡森林帶缺失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南坡是陰坡,熱量少 B. 南坡是背風坡,降水少
C. 北坡是陽坡,熱量多 D. 北坡是背風坡,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