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中線工程南起湖北丹江口水庫,經河南、河北至北京、天津。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實施南水北調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河流含沙量大,不利于生產和生活
B. 華北地區供水緊張,長江流域水源富余
C. 我國工農業生產的重心北移
D. 減輕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
【2】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其影響是( )
A. 減輕漢江下游泥沙淤積
B. 增大華北地區江河泄洪壓力
C. 從根本上解決北京用水緊張問題
D. 為沿線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
【答案】
【1】 B
【2】 D
【解析】
試題
【1】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水資源空間分布特征為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我國南方水資源盈余,而北方水資源不足,嚴重制約了北方地區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進行南水北調的原因為D。
【2】丹江口水庫的修建使漢江上游來沙大量沉積在庫區,導致漢江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積減少,因此下游河段泥沙淤積與水庫的建設有關,與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提水關系不大,A錯誤。南水北調主要是緩解北方缺水,調水線路與沿線河流不相連通,不會增大北方江河的泄洪壓力,B錯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沿線大中城市及首都北京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緩解了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緊張狀況,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缺水問題,C錯誤,D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6月,烏江梯級開發貴州境內最末一級沙沱水電站4臺發電機組實現“一年四投”(四個機紐在一年內投入使用),烏江公司圓滿完成烏江梯級水電開發任務。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烏江實施梯級開發后,流域內的自然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①氣候變濕②氣候變干③溫差變小④溫差變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烏江梯級開發給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變化不包括
A. 水利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B. 阻礙城市和交通運輸的發展
C. 水電的發展,促進了工業的發展 D. 水庫有利于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3】在烏江水能開發的基礎上應大力發展
A. 鋼鐵工業 B. 微電子工業 C. 紡織工業 D. 有色冶金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運量”,2018 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 也提出,推動大宗物流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運輸(以下簡稱“公轉鐵”)。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大宗物流“公轉鐵”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貨物的運輸量 B. 突顯鐵路運輸優勢
C. 減少汽車運輸超載 D. 改善沿線環境質量
【2】我國為了促進大宗物流“公轉鐵”應
A. 限制貨運汽車上路 B. 完善公路交通便捷度
C. 提升鐵路服務效率 D. 大規模興建貨運鐵路
【3】下列貨物運輸中最適宜“公轉鐵”的是
A. 大同煤炭運往天津港 B. 東北小麥運往福建
C. 上海港鮮魚運往蘇州 D. 北京醫藥運往西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在互聯網基礎上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wipe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東部地區部分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變,給當地區域發展帶來的影響是( )
A. 產業轉移加快 B. 產品滯銷擴大 C. 就業壓力減輕 D. 環境污染加重
【2】我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合理“藥方”是 ( )
A. 貼上著名的國際品牌 B. 擴大產業的生產規模
C. 加大產品的科技投入 D. 引進充足的產業工人
【3】上海是我國目前物聯網產業鏈布局最完整的地區,其決定作用的是 ( )
A. 充足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 B. 較好的產業基礎和創新制度
C. 便捷的立體交通網絡和政策刺激 D. 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質勞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產業空洞化”是現在經濟學界討論較多的問題。一些國家隨著產業結構、生產活動不斷向全球范圍擴張,負擔生產任務的工廠大量外遷,這必然引起國家原有的生產體系出現一定程度的空洞,出現產業空洞的國家把更多的力量投向高科技產業。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國家中最可能出現“產業空洞化”的是( )
A. 中國
B. 法國
C. 巴西
D. 南非
【2】關于出現“產業空洞化”國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B.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C. 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D. 失業率可能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洞庭湖濕地在我國和國際上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避免洞庭湖的強度透支,洞庭湖濕地保護管理成了湖南省2011年度的重點調研課題。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洞庭湖濕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是中國最大的湖泊濕地
B. 圍湖造田是濕地減少的主要因素
C. 沒有人類的影響不會縮小
D. 退田還湖等措施阻礙地方經濟的發展
【2】洞庭湖地區退田還湖后,下列移民的生產安置方式中不合理的是( )
A. 由種田改為發展水產養殖業
B. 遷入大城市加速城市化
C. 發展加工工業,增加就業機會
D. 發展旅游業等第三產業,吸納勞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12月13日,中國綠色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各方一致認為,危機后的新經濟增長點是綠色經濟、低碳經濟。政府、企業和全社會都應致力于發展節能減排型產業和利用可再生低碳能源。據此回答以下各題。
【1】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符合可持續發展的 ( )
A. 共同性原則
B. 公平性原則
C. 持續性原則
D. 權利性原則
【2】下列措施有利于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是 ( )
①實現煤炭潔凈化燃燒 ②推行節能技術
③發展核能與可再生能源 ④關閉高耗能企業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火山是地球奉獻給人類最偉大的奇觀之一。完成以下各題。
【1】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櫻島活火山頻頻噴發。該火山形成于板塊的消亡邊界。下列火山中,同樣形成于消亡邊界的是( )
A. 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島海克拉火山
B. 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C. 南美大陸西部圣何塞火山
D. 東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馬扎羅火山
【2】櫻島火山巖漿噴出地表形成的巖石類似于( )
A. 灰色石灰巖 B. 褐色沉積砂巖
C. 黑色玄武巖 D. 肉紅色花崗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0月,天文學界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由巖石或金屬構成的系外天體Oumuamua(中文名奧陌陌),天文學家推斷其可能來自距離地球大約163至277光年的恒星團。2018年7月,奧陌陌正在加速離開太陽系。完成下面小題。
【1】按天體類型分,奧陌陌屬于
A. 恒星 B. 小行星 C. 衛星 D. 流星體
【2】奧陌陌的“家鄉”位于
A. 太陽系 B. 地月系 C. 河外星系 D. 銀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