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08年11月18日上午9時30分,中國第2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乘直升機從“雪龍”船泊地起飛,到達中山站。讀圖回答問題。
某日,科考隊員小王于北京時間3時30分在圖中Q處觀測到太陽位于地平線上,當他再次觀測太陽位于地平線的時間間隔是 ( )
A.17小時 B.19小時 C.21小時 D.23小時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全球三十幾個國家的數百座城鎮于當地時間2008年3月29日晚8時起陸續熄燈1小時,以提高人們對全球變暖的警覺。據報載,20世紀是近千年最暖的一個世紀,其中90年代又是20世紀最暖的十年,而21世紀全球變暖的速率將超過過去一萬年的自然溫度變化速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目前面臨嚴峻形勢。回答下列問題。
(1)導致全球變暖速度加快的原因很多,其中人為原因包括( )
①大量使用礦物燃料 ②開發利用冰川 ③濫伐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 ④空調的廣泛使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全球變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 )
A.使全球生態系統更加平衡穩定
B.森林生態系統的空間格局發生變化,同時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增加
C.使某些脆弱的物種滅絕的風險減小
D.對一些地區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不可逆轉的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湖北孝感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據巴基斯坦電視臺報道,當地時間2008年11月14日20時31分(北京時間23時31分),帶有巴基斯坦國旗標志的導彈發射成功。據此完成題。
1.由材料可知巴基斯坦使用的時間為( )
A.東五區區時 B.東十區區時 C.西六區區時 D.西十區區時
2.發射時,國際標準時為( )
A.15日02時31分 B.14日15時31分
C.15日0時31分 D.14日16時3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發生里氏7.3級地震,地震摧毀了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造成300萬人流離失所,十幾萬人喪生。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塊和北美板塊交界處,屬于地震頻發區。此次地震震源較淺,震源僅位于地下10千米左右。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西南約16千米處,太子港人口密集,一些房屋質量不佳,一旦發生強震,很難避免災難。
材料二 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31°N,103.4°E)發生了8.0級強烈地震,12日、13日、14日災區連續降雨,給搶險救災帶來了一定困難。
(1)結合材料一分析海地地震災情嚴重的地理原因。
(2)請你運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汶川地震的形成原因。
(3)汶川地震發生后,誘發了滑坡和泥石流災害,試分析成因。滑坡堵塞河道,河流上游形成堰塞湖,可能會導致什么災害發生?
(4)我國是地震重災區,近30年來,我國地震傷亡人數明顯減少,而經濟損失卻有所加重,試分析這一趨勢產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全球三十幾個國家的數百座城鎮定于當地時間2008年3月29日晚8時起陸續熄燈1小時,以提高人們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警覺。據報載,20世紀是近千年來最暖的一個世紀,其90年代又是20世紀最暖的10年。而21世紀全球增暖的速率將超過過去一萬年的自然溫度變化,目前人類的生態和發展環境面臨嚴峻形勢。
導致全球增暖的速度加快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其人為原因包括
①大量使用礦物燃料 ②開發利用冰川 ③亂砍濫伐,尤其是熱帶雨林的破壞
④空調的廣泛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智利南部亞伊瑪火山(38°S,72°W)于當地地方時2008年1月1日18時爆發,向外噴發固體物質、濃煙和巖漿,當地數百萬民眾緊急疏散,據此完成
亞伊瑪火山爆發時北京時間為
A.2日6時48分 B.1日5時12分 C.2日7時 D.1日5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