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大量事實表明,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和諧,往往會影響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如果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惡化,如果資源、能源供應高度緊張,經濟發展與資源、能源矛盾尖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是難以實現的。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面的人類活動能促進人類與環境關系和諧的是( )
A. 森林采伐量高于木材自然生長量
B. 在呼倫貝爾草原擴大耕地面積,建立商品糧基地
C. 黃土高原上退耕還林,走農、林、牧、副綜合發展道路
D. 新疆開墾草地,擴大棉花種植面積
【2】為了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我國正在大力推行“退耕還林”政策,其直接目標是( )
①增加林木產量②調整農業結構③提高生態質量④提高農民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各組成要素相互作用產生平衡功能,各要素的變化是一個統一的過程,往往“率一發而動全身”。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體現陸地環境整體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冰島火山噴發出的塵埃會影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和當地氣溫
B. 我國東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內陸干旱
C. 在熱帶草原中生活著善于奔跑便于遷徙的駱駝
D. 長江洪澇災害發生的原因,主要是亞馬孫平原地區熱帶雨林的大量砍伐
【2】把非洲熱帶草原上的獅子、獵豹等大量捕殺,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A. 大群的長頸鹿、斑馬生活在安寧的草原上 B. 初始植食動物大增,后又數量銳減
C. 熱帶草原上動植物數量沒有變化 D. 草原變成了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浙江省鼓勵建設多層廠房代瞽單層廠房,完成下列各題。
【1】用多層廠房代替單層廠房土地利用變化最顯著的是
A. 用地規模 B. 用地類型 C. 功能分區 D. 自然屬性
【2】浙江省鼓勵建設多層廠房代替單層廠房的主要理由有
①環保標準提高 ②土地供應緊張 ③工業集聚發展 ④重化工業發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的國慶節期間,安徽黃山等景區游客爆滿。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安徽黃山等景區游客爆滿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①破壞旅游資源 ②污染水體
③產生噪聲,但不會影響生態環境 ④對各項基礎設施沒有影響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針對游客爆滿的問題,旅游部門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利用大眾傳媒,向潛在旅游者提供參考信息,幫助旅游者避開熱門旅游地
②擴大旅游景點規模,盡可能多地容納旅游者
③在旅游景點內對旅游者實行空間上的分流
④限制游覽時間,加快游覽節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一些城市在綠化過程中,耗費巨資移植大樹進城。據統計,移植大樹的成活率不超過60%。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移植大樹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病蟲害防治不力 B. 移植過程中受損傷
C. 生存環境改變 D. 人為破壞嚴重
【2】【2】大量移植樹木對樹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響有( )
①加劇水土流失 ②誘發地質災害 ③增加酸雨頻率 ④影響生態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滲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河入海水量l951年大約為500億立方米,2010年大約為l40億立方米,總體呈下降趨勢。據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導致黃河入海水量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上游水電站增多 B. 中游水土流失加劇
C. 下游降水量減少 D. 流域內用水量增多
【2】黃河入海水量減少帶來的主要影響是
A. 三角洲土壤鹽漬化減輕 B. 三角洲擴展速度減慢
C.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 河口地區的氣候變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青海湖又名“措溫布”,即藏語“青色的海”之意。位于中國青海省和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內流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鳥島都是著名的游覽勝地。每年5~6月間,是青海湖觀鳥最好的時候,鳥島鳥蛋遍地,繼而幼鳥成群,熱鬧非凡,數里之外,鳥鳴聲可傳入耳際,充滿生機。雖然該地景觀特色明顯,但相比而言,青海湖的年游客總量卻遠遠不及我國東部的景區。
分析一年中青海湖游客總量少于我國東部景區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7月,浙江安吉小鯢自然保護區入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安吉小鯢對生存環境特別挑剔,主要棲息于一片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沼澤地。完成下列各題。
(1)浙江省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突出體現了可持續發展中( )
A.環境的觀念
B.權利的觀念
C.公平的觀念
D.發展的觀念
(2)針對安吉小鯢的保護,最關鍵的是( )
A.嚴防外來物種的入侵
B.禁止高強度捕獵
C.保護原生態棲息環境
D.遷至野生動物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時,作《定風波》。其中寫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汕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據此完下列各題。
(1)蘇軾當時所處地區的典型植被為( )
A.常綠闊葉林
B.落葉闊葉林
C.針葉林
D.高山灌叢
(2)從材料中推斷,該地當日最可能( )
A.正值準靜止鋒控制多雨
B.晝夜長短差別不大
C.正午太陽位于觀測者正北方
D.夜間出現霜凍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