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1為兩種地質現象示意圖,圖2為華北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發生圖1所示兩種地質現象共同的必要條件是
A. 突發地震 B. 坡度較大的山地
C. 連降暴雨 D. 地表堆積物較多
【2】圖2所示的四處房屋,陽光射入時間最長,且受圖1所示地質災害威脅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1】 B
【2】 B
【解析】
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地質災害。
【1】圖中所示地質現象為滑坡與泥石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從兩者定義可知兩種地質現象共同的必要條件是坡度較大的山地。
【2】華北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房屋朝向南時陽光射入時間最長,四地中a朝向西南,b、c都朝向南方,d朝向東南方;滑坡多發生在陡坡,泥石流多形成于山谷,所以房屋應避開陡坡和山谷,a、c、d都位于山谷附近,b點位于山脊的相對平坦處,綜合考慮,b點是最佳地點。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以舟山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為亮點的普陀“新年祈福之旅”成為今年春節的短線游亮點。另據報道,杭州灣跨海大橋的觀光平臺在2010年5月已投入使用。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錢塘江潮發生時,濤聲似千軍萬馬。從旅游景觀的審美特征看,錢塘江潮之美屬于( )
A. 形象美 B. 色彩美 C. 聲音美 D. 朦朧美
【2】若某一游客想在觀光平臺上參觀錢塘江大潮,欣賞這一景觀時應( )
A. 選擇觀賞位置 B. 把握觀賞時機
C. 抓住景觀特色 D. 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3】杭州灣跨海大橋采用“S”型設計,既借助西湖蘇堤“長橋臥波”的美學理念,又使橋梁與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這樣設計主要考慮哪種現象對大橋的影響( )
A. 海嘯 B. 赤潮 C. 潮汐 D. 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2月4日,曾經80%的經濟依靠汽車產業的汽車之城——美國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產,幾乎同時,中國國務院發布首份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下圖是底特律市所在區域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底特律汽車產業發展壯大的有利條件有( )
①地處五大湖地區,靠近太平洋,水陸交通便利②附近煤鐵資源豐富,鋼鐵工業發達③相關產業集聚,提升競爭力④勞動力廉價,素質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我國資源型城市容易面臨與底特律相似的困境最主要是( )
A. 資源趨于枯竭 B. 生態環境破壞
C. 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發展 D. 土地、勞動力價格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農業國家,乙地是該國重要農業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圖2為圖1中拉合爾氣候統計資料。
材料二: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重要的合作項目,瓜德爾港、產業園區、公路鐵路和能源為四個建設重點。通過該走廊建設,逐步完善巴基斯坦與中國的互聯互通,推動中巴社會經濟共同發展。
(1)甲處河流徑流全年有兩個峰值,說出其出現的季節及主要補給類型。
(2)說明乙地多旱災的自然原因。
(3)說明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給巴基斯坦帶來哪些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某溫帶地區的等高線分布狀況圖(比例尺1:20 000)”,回答下列各題。
【1】當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時,最可能為該地的(均為地方時)( )
A. 9:00 B. 12:00 C. 15: 00 D. 18:00
【2】如果將該圖的比例尺增大1倍,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乙、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原來的2倍
B. 同樣的圖幅面積表示的實際范圍是原來的1/4
C. 教堂的布局在圖中更加清晰
D. 如果等高距不變,等高線更加密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圖甲中a、b、c三條曲線分別表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圖乙中15~64歲年齡段人口為勞動適齡人口,15歲以下人口為少年兒童人口,65歲及以上人口為老年人口。
甲 我國人口增長趨勢及預測圖
乙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含預測)
(1)根據圖甲預測2015—2030年間我國人口數量的變化特點。
(2)根據圖乙,說明我國今后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趨勢,指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的意義。
(3)有人口學者指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后,我國人口不會大幅度增加。試說出其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質構造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處在地質構造上是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B處在地質構造上是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兩處,有可能找出油氣資源的是___________處。
(4)在圖示區域建一東西向的隧道,請問應選擇在A、B、C中的___________處,理由是什么?
(5)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按地質構造與圖中字母___________處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重心是人口分布在地理空間上的表現,其演變反映了區域人口數量的空間變化過程,即由于地區人口增長和地區間的人口遷移,拉動人口數量平衡點的變化。下圖為1984-2013年中國人口重心演化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984-2013年中國人口重心演變能反映出( )
A. 能源資源開發導致人口重心移動加快
B. 戶籍制度變化導致人口重心移動緩慢
C. 地區經濟差異導致人口重心移動加快
D. 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人口重心移動減緩
【2】2010-2013年中國人口重心移動可能是因為( )
A. 河南省人口出生率降低
B. 四川省農民工回流增多
C. 江蘇省人口老齡化加劇
D. 湖北省自然增長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環境各要素通過水循環、大氣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并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
讀圖,完成問題。
【1】若此圖為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則
A. a為海洋,b為陸地 B. 環節③為人類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資源
C. 環節②表示植物蒸騰和陸地水蒸發 D. 環節①④均能造成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
【2】若此圖表示的是副熱帶大洋環流示意圖,則
A. 此洋流圈位于北半球 B. ①洋流為赤道逆流
C. 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漁場分布 D. ③④洋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