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20分)
材料:20多年來,中國創造了堪稱“奇跡’的經濟增長,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2003年,中國創造的CDP不足全球的4%.但巳成為世界資源增量需求的絕對主力。中國的資源消耗占全球總消耗的比重及其變化如下表所示。
|
1994年(%) |
2002年(%) |
2003年(%) |
氧化鋁 |
10 |
19.7 |
21.4 |
鐵礦石 |
29.8 |
30.6 |
34.6 |
電解鋁 |
7.6 |
16.3 |
18.8 |
鋼 鐵 |
14.6 |
22.4 |
26.7 |
銅 |
6.9 |
18.4 |
10.9 |
鎳 |
3.9 |
8.2 |
10.1 |
鋅 |
10.8 |
18.5 |
20.1 |
水 泥 |
30.6 |
41.8 |
48.3 |
原 油 |
4.9 |
7.0 |
7.6 |
乙 烯 |
3.4 |
5.7 |
6.2 |
(1)根據表中數據歸納說明中國何以成為世界資源增量需求的絕對主力。(4分)
(2)目前,我國一批主力礦山的資源日漸枯竭,2/3的國有骨干礦山進入中老年期。面對這種現狀,請你為我國重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應對措施。(8分)
(3)資源型城市的礦產資源是“工業的糧食”,資源型城市猶如我國的“工業糧食主產區”,資源枯竭威脅著資源型城市的生存和發展。如圖是我國華北地區某資源型城市示意圖,為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市所在的地區正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請你就這一課題提出合理化建議。(8分)
(1)(4分)1994年以來我國的資源消耗占全球總消耗的比重大,且持續上升
(2)(8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節約資源,加強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強國際合作,利用國外資源。(若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得分,)
(3)(8分)優化能源基地工業結構,延長生產鏈;發展新興產業(或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若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得分,)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能源問題和資料綜合分析能力。(1)我國近十年的經濟增長主要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資源、能源,大量排放廢棄物的基礎上,是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從表中可以看出,1994~2003年,我國主要資源的消耗量占全球總消耗量的比重除原油、乙烯外,均大幅增長;充分證明我國粗放的經濟增長模式對世界資源消耗總量的影響。(2)為保證我國資源型工業持續發展,可以從“開源、節流”兩個角度進行分析。(3)圖中工業有鋼鐵、化工和電力,都是建立在煤炭資源基礎上的,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可以從我國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角度入手分析, 還可以從當地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考慮經濟增長轉型,增加產品附加值角度考慮。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江蘇省如皋中學高三下學期質量檢測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至此,“金磚四國-BRIC”變為 “金磚國家-BRICS”。2011年4月14日,中國、巴西、俄羅斯、南非和印度“金磚五國”領導人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會晤,會晤的議題涉及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形勢、發展問題、金磚國家合作等內容。
材料二 圖“南非示意圖”
材料三 圖“海南島相關信息圖”
【小題1】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時,當地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____,南非最主要自然帶是_________________,對該自然景觀進行資源環境方面的調查時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______________。
【小題2】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線經過的海域,但冬季和夏季從大西洋繞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往往有較大差異,冬季航速比夏季航速_______(快、慢),試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小題3】讀材料三:海南島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根據圖示信息分析說明該島東、西兩側的經濟產業結構的差異及原因。
西側: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東側: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廣東省珠海市高三5月綜合測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8分)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至此,“金磚四國-BRIC”變為 “金磚國家-BRICS”。2011年4月14日,中國、巴西、俄羅斯、南非和印度“金磚五國”領導人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會晤,會晤的議題涉及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形勢、發展問題、金磚國家合作等內容。
材料二:南非示意圖
材料三: 海南島相關信息圖
材料四:印度喬塔那格浦爾工業區和中國的滬寧杭工業區圖。
(1)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時,當地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_,此時地球公轉的速度變化特點是_________,南非最主要自然景觀是_______。(6分)
(2)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線經過的海域,但冬季和夏季從大西洋繞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往往有較大差異,冬季航速比夏季航速_______(快、慢),試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讀材料三:海南島的地勢特點是_____ ,
判斷依據是______ ___。(4分)
(4)根據圖示信息分析說明該島東、西兩側的經濟產業結構的差異及原因。(8分)
西側:差異______ 原因______
東側:差異______ 原因______ 。
(5)根據材料四,比較兩個區域工業區位條件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廣東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世界最主要的文明發祥地有:中國的黃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羅河谷地,西亞的兩河流域。
材料二 下圖為教材上的“水資源進步圖”。
(1)世界主要文明發祥地多分布在__________地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三幅圖說明了人類獲取水資源數量日益增多,水資源的質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請從水體利用轉化上具體說明水資源數量和質量上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人們為了增大水資源的數量,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來緩解水資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
(4)當前水資源質量面臨的最主要的威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材料二的三幅圖來看,水資源數量和質量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高三下學期質量檢測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至此,“金磚四國-BRIC”變為 “金磚國家-BRICS”。2011年4月14日,中國、巴西、俄羅斯、南非和印度“金磚五國”領導人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會晤,會晤的議題涉及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形勢、發展問題、金磚國家合作等內容。
材料二 圖“南非示意圖”
材料三 圖“海南島相關信息圖”
1.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時,當地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____,南非最主要自然帶是_________________,對該自然景觀進行資源環境方面的調查時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______________。
2.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線經過的海域,但冬季和夏季從大西洋繞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往往有較大差異,冬季航速比夏季航速_______(快、慢),試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3.讀材料三:海南島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圖示信息分析說明該島東、西兩側的經濟產業結構的差異及原因。
西側: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東側: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廣東省珠海市高三5月綜合測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8分)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至此,“金磚四國-BRIC”變為 “金磚國家-BRICS”。2011年4月14日,中國、巴西、俄羅斯、南非和印度“金磚五國”領導人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會晤,會晤的議題涉及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形勢、發展問題、金磚國家合作等內容。
材料二:南非示意圖
材料三: 海南島相關信息圖
材料四:印度喬塔那格浦爾工業區和中國的滬寧杭工業區圖。
(1)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時,當地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_,此時地球公轉的速度變化特點是_________,南非最主要自然景觀是_______。(6分)
(2)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線經過的海域,但冬季和夏季從大西洋繞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往往有較大差異,冬季航速比夏季航速_______(快、慢),試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讀材料三:海南島的地勢特點是_____ ,
判斷依據是______ ___。(4分)
(4)根據圖示信息分析說明該島東、西兩側的經濟產業結構的差異及原因。(8分)
西側:差異______ 原因______
東側:差異______ 原因______ 。
(5)根據材料四,比較兩個區域工業區位條件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