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我國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單位:mm)和年平均氣溫(單位:℃)的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區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呈現從東南向西北逐漸 的趨勢。
(2)B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為 , 主要糧食作物有 ,簡述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3)D地區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目前該地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表現為 ,為保護該生態系統可采取的措有 。
【答案】(1)遞減(1分)
(2)商品谷物農業(1分) 小麥(或玉米、水稻)(1分) 人少地多,耕地廣布(1分);機械化水平高、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政策支持(任答1點得1分)
(3)濕地破壞(或濕地萎縮、濕地減少)(1分) 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濕;采取工程措施恢復退化的濕地;加大執法力度(任答2點得2分)
【解析】
試題
(1)從圖中等值線數值可以看出,該地區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呈現從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趨勢。
(2)B地區為松嫩平原,該地農業地域類型為商品谷物農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包括人均耕地面積大、機械化水平高、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政策支持等。
(3)D位于三江平原,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隨著該地人口增多和濕地開墾,使得該地濕地面積逐漸減小。為保護該地生態系統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濕;采取工程措施恢復退化的濕地;加大執法力度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棉花原產于印度,耐旱、耐鹽堿,喜光照。15世紀甲國開始出現棉花種植,但其棉花種植業并未得到迅速發展。下圖為甲國地理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限制該國棉花種植的主要因素是
A. 氣候溫和棉花需求量小 B. 終年溫和多雨,光照不足
C. 地勢低平,澇漬嚴重 D. 勞動力少,種植成本高
【2】最適宜在圖示島嶼發展的農業生產類型是
A. 水田農業 B. 遷移農業
C. 種植園農業 D. 乳畜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所示水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圖表示海上內循環
B. 其動力來源于太陽輻射能
C. 對塑造全球地表形態不起作用
D. 圖中④表示地表徑流,②表示下滲
【2】下列能實現圖中①的功能的是( )
A. 長江 B. 副熱帶高氣壓帶
C. 我國的夏季風 D. 我國的冬季風
【3】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參與海陸間水循環過程的是( )
A. 柴達木盆地的湖泊 B. 天山山區的冰雪融水
C. 滾滾東流的長江水 D. 太平洋上未登陸的臺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春運被西方人稱為“全球最大的時段性人口遷移”,2017年春運從1月24日~3月3日,為期40天。
材料二:1949年以來我國國內人口遷移的主要流向圖。
(1)說明現階段我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結合材料,試分析目前我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產生的影響。
(3)請為解決民工流動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油茶樹主要生長在南方的山區和丘陵地帶,油茶樹提煉的茶油是一種高檔食用油,目前占我國食用油市場的份額不到1%。同時我國食用油缺口巨大。下圖為我國油茶樹分布和產量統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發展油茶產業會導致( )
A. 與糧棉爭地,不利于保護耕地資源 B. 保持水土,促進山區綜合開發
C. 緩解我國食用油供需矛盾,實現自給 D. 生產成本大,減少農民收入
【2】發展油茶產業的措施( )
A. 全面降價促銷,打“價格戰” B. 擴大種植面積,宜林山地全部種植油茶樹
C. 對茶油進行深加工,開發化妝品美容等領域 D. 加強宣傳與營銷,全部銷往海外國際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國家發展新棋局,我國將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讀圖后完成下列各題。
【1】與長三角地區相比,川渝地區發展的地理優勢是()
①水陸交通便利②礦產、水力等資源豐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術力量雄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為推動長江流域的綜合開發,兩區域在生態安全方面可以開展的合作是()
A. 航道建設 B. 西電東送 C. 勞務輸出 D. 水土保持
【3】在長江三角洲產業分工協作方面,上海應重點發展()
A. 國際金融、文化創意、對外貿易 B. 機械制造、服裝制造、石油化工
C. 原料重化工業、現代農業、旅游業 D. 高端裝備制造、臨空經濟、現代物流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釋放出大量廢氣和廢熱,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從而引起城市和郊區之間的小型熱力環流,稱之為城市熱島環流。下圖為“城市熱島環流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市區與郊區相比,近地面
A. 氣溫高,氣壓高 B. 氣溫高,氣壓低
C. 氣溫低,氣壓低 D. 氣溫低,氣壓高
【2】為了減少對市區空氣的污染,該城市火電廠廠址應選擇在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有關青藏高原地區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條大河的發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為主。
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麥生長期內干物質累積曲線圖
注:干物質是指有機質在60℃~90℃的恒溫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機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機物積累、營養成分多寡的一個重要指標。
材料三 青藏高原人口增長與資源人均占有量動態預測
(1)圖中A、B兩處均有森林分布,但A處種類更加復雜。試分析原因。
(2)據圖判斷該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間分布的共同特征 ,其自然原因是 。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區(山東禹城)小麥干物質積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 ;而最終高原小麥干物質累積量明顯高于平原地區,除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外,還有 原因。
(4)分析材料三,青藏高原資源人均占有量的變化趨勢是 ,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國家發展新棋局,我國將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讀圖后完成下列各題。
【1】與長三角地區相比,川渝地區發展的地理優勢是()
①水陸交通便利②礦產、水力等資源豐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術力量雄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為推動長江流域的綜合開發,兩區域在生態安全方面可以開展的合作是()
A. 航道建設 B. 西電東送 C. 勞務輸出 D. 水土保持
【3】在長江三角洲產業分工協作方面,上海應重點發展()
A. 國際金融、文化創意、對外貿易 B. 機械制造、服裝制造、石油化工
C. 原料重化工業、現代農業、旅游業 D. 高端裝備制造、臨空經濟、現代物流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