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廣東省高二第二學期(文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眾多大陸、島嶼與海洋組成的,世界上海陸面積比例是三分陸七分海全球分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2:各大陸的面積與平均海拔高度關系示意圖(圖甲)。
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圖(圖乙)。
材料4:讀亞洲大陸沿30°N的地形剖面圖
1.圖甲中X大陸是________________。
2.圖乙中代號E相應的海底地形名稱是________。
3.材料4中A是________為世界陸地海拔最低點,C是________為世界陸地海拔最高點,試運用板塊構造學說分別分析A、C的成因。
4.圖丙中B、D兩地緯度相當,但氣候差異明顯,請說出兩地氣候特征及其成因。
5.為研究當地農業發展狀況,D處一農村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對某村進行了社會調查,獲得如下資料: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該村農業地域類型為________。該村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為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請你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黑龍江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地殼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眾多要素的基本載體。了解地殼的物質組成、物質循環和地表形態,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請完成下列各題。
1.地殼中化學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
A.氧 B.硅 C.鋁 D.鐵
2.關于地殼結構特點的正確敘述有( )
A.大陸地殼厚度大于大洋地殼厚度 B.地殼下層為硅鋁層,上層為硅鎂層
C.硅鋁層在大陸、大洋地殼中普遍存在 D.硅鎂層僅在大陸地殼中存在
3.某一巖層是由粘土、淤泥等組成的泥質頁巖,并含有蓮的化石,說明當時的沉積環境是
A.湖泊和沼澤 B.熱帶淺海環境
C.炎熱干旱環境 D.溫濕茂密的森林
4.下圖是“三大巖石關系示意圖”,圖中數碼①~⑥所代表的內容依次是 ( )
A.①噴出巖、趲r漿 ?③侵入巖 ④變質巖 ⑤巖漿巖?、蕹练e巖
B.①巖漿 ②侵入巖、圩冑|巖 ④沉積巖 ⑤沉積物?、迖姵鰩r
C.①噴出巖、诔练e物、圩冑|巖 ④沉積巖 ⑤巖漿巖 ⑥侵入巖
D.①噴出巖 ②侵入巖、圩冑|巖 ④巖漿 ⑤沉積巖?、迬r漿
5.喜馬拉雅山是屬于哪兩大板塊碰撞產生的 ( )
A.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 B.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
C.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 D.非洲板塊——亞歐板塊
6.下列地形與其成因搭配正確的是( )
A.長江三峽——地殼上升流水下切 B.黃土高原——流水堆積
C.日本海溝——板塊張裂 D.黃河三角洲——海浪沖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大洋板塊俯沖示意圖 (1)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大陸,大洋)。 (2)海底地形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 (3)由C處到D處,海底巖石年齡越來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板塊向下俯沖而形成,大陸板塊受擠上升而形成________或________。 (5)板塊的俯沖帶又是____________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圖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等厚度線圖(如下圖),回答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青藏高原處地殼厚度大是因為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隆起而形成
B.柴達木盆地、內蒙古高原、海南島、太平洋的地殼平均厚度是由厚到薄的
C.圖中數字“40”大約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分界線
D.圖中數字“52”大約為我國地勢第二級與第三級階梯交界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