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外向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影響很大。2008年11月,農民工就大量返鄉,返鄉時間較往年提前一、兩個月。下圖陰影區表示我國兩大工業區,箭頭表示農民工的主要流動方向。讀圖回答
近年來甲地產業群北移粵北山區,其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勞動力 B.交通和市場
C.原料和能源 D.環境和技術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以來,糧食危機席卷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凸顯。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我國人均糧食產量變化圖”,中國人均糧食產量圍繞著趨勢線在一個通道內波動,從中間的趨勢線到通道邊沿的寬度,即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與趨勢值之比,表示糧食產量的穩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糧食產量越不穩定。
材料二:我國中長期糧食消費預測。
項目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人口(億人) | 14.42 | 15.47 | 16.00 |
糧食總消費量(億千克) | 6056 | 6838 | 7360 |
人均糧食需求量(千克) | 420 | 442 | 460 |
材料三:中國糧食流通格局正呈現出“北糧南運”、“中糧西運”的態勢,糧食生產地域重心發生了由南向北、由東向中的逐漸轉移。
(1)材料一圖中顯示我國糧食生產穩定性較差的兩個顯著階段依次是________和1996~2003年,其中后一個階段穩定性較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雙項選擇)。
A.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B.農業科技投入加大
C.生態退耕,耕地面積減少
D.農業結構調整
(2)依據材料二分析說明我國糧食中長期消費的趨勢及出現這種趨勢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南是中部地區的一個產糧大省,試評價該省糧食生產的氣候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簡要說明“中糧西運”對西部可持續發展有何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愈演愈烈,2008年以來鋼鐵企業受到很大沖擊,全年業績大幅度跳水,面對嚴峻形勢,中國鞍鋼集團卻出人意料地發出2009年全面騰飛戰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 2009年2月27日向媒體表示只有進一步調整產業布局,提高我國鋼鐵行業的集中度,走出去參與國際鋼鐵行業的調整,進行自主創新才是制勝之道。材料二 下圖是傳統工業和新興工業發展速度示意圖
(1)讀圖回答:
①德國魯爾區、日本神戶、美國硅谷、中國攀枝花四個地區中,可作為曲線B所示工業典型代表的是___________。
②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先導作用的是___________產業(填A或B)。該產業的企業規模多為___________,決定該產業布局的主要條件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產業類型在我國分布的典型地區是___________基地,你認為面對傳統工業衰落和經濟危機,振興該工業基地應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海安縣實驗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2008年以來,全球IT產業巨頭惠普、宏基筆記本電腦落戶重慶,100多家電腦零部件企業入駐重慶,形成了一個完備的“整體+配套”的產業集群。讀該圖完成問題。
【小題1】重慶吸引IT產業轉移的主要優勢條件有
①勞動力豐富 ②水源充足 ③地價低廉 ④水運便利 ⑤政策優惠
A.②③④ | B.①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A.促進產業升級 | B.導致產業結構單一 |
C.失業人口增加 | D.促進礦產資源開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以來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外向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影響很大。2008年11月,農民工就大量返鄉,返鄉時間較往年提前一、兩個月。下圖陰影區表示我國兩大工業區,箭頭表示農民工的主要流動方向。讀圖回答
民工流動方向與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關于當前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面臨民工就業飽和、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B.乙地出現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C.農民工在甲地不如在乙地學到的技術使用
D.乙地產業發展的技術水平要求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