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就世界而言,工業集中分布在 ( )
A. 亞洲、歐洲、大洋洲B. 歐洲、北美、大洋洲
C. 歐洲、非洲、拉丁美洲D. 歐洲、北美、日本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1月、7月等溫線示意圖。m表示大陸海岸線,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圖示區域的判斷,不可能的是( )
A.甲位于大洋西岸
B.甲位于大洋東岸
C.圖示區域位于南半球
D.圖示區域位于北半球
(2)若甲、乙兩地的1月和7月溫差分別為16 ℃和6 ℃,b、d兩線數值分別為24 ℃、25 ℃,則a、c兩線數值依次為( )
A.18 ℃、8 ℃
B.9 ℃ 、19 ℃
C.8 ℃、18 ℃
D.19 ℃ 、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2011年1月29日我國華北地區氣象干旱監測圖”,完成下列問小題。
【1】關于華北地區氣候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地處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干燥
B. 因夏季風不穩定,旱澇災害頻繁發生
C. 地處低緯度地區,氣候炎熱干燥
D. 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2】受旱災影響,我國下列農作物中可能大幅度減產的是( )
A. 小麥 B. 水稻 C. 甘蔗 D. 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 )
A. 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
B. 信息通訊網絡的通達性要求加強
C. 交通條件的影響逐漸減弱
D. 原料對工業區位的影響不斷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華網宜賓1月7日電 據長江電力通報,三峽電站2011年完成發電量782.93億千瓦時,三峽工程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日漸凸顯。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三峽工程可有效緩解長江中游地區的
A. 由于森林破壞而引發的水土流失嚴重問題 B. 洪水災害威脅問題
C.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的問題 D. 水體和大氣質量普遍下降問題
【2】三峽水庫蓄水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是
A. 庫區及周圍地區云量減少 B. 庫區及周圍地區夏季更加炎熱多雨
C. 庫區及周圍地區氣溫年變化增大 D. 庫區水流速度減緩,泥沙沉積量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瑪卡是一種原產拉美地區4000米以上高山的野生植物,忌高溫和澇洼積水,因其生存條件惡劣,使其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形成品質極佳藥材。近年來,我國云南的某些壩子地區采用人工栽培技術,引進瑪卡種植,其產出的瑪卡藥材品質不及原產地。左圖示意瑪卡原產地所在國家的位置示意圖。右圖為瑪卡。
(1)概述左圖所示國家東西部地區河流特征的差異。
(2)比較分析甲、乙、丙三地氣候的差異及形成的原因。
(3)簡述該國瑪卡種植地區,并比較分析該國與我國云南所產瑪卡品質差異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影響很大。近年來,霧霾天氣在全國范圍內大量爆發,其中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心城市污染程度最為嚴重。下圖為上海PM2.5平均每小時質量濃度日變化情況圖及上海PM2.5來源示意圖。根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簡述上海PM2.5日變化特點及最大峰值出現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資源越豐富,能供養的人口數越多,環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發達,人們利用的資源越多,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費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資源越少,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會分配制度等因素,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上海市建設“雨水銀行”,在雨季過濾并儲蓄雨水,非雨季將凈化后的雨水用于澆灌綠地。讀“雨水利用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雨季過濾并儲蓄雨水,影響的水循環環節主要是
A. 水汽輸送 B. 降水 C. 植物蒸騰 D. 下滲
【2】上海市建設“雨水銀行”,可以
①減少內澇發生②改善生態環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劇熱島效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