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域沿40°N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1】沿該剖面線,由東、西兩側向中部( )
A. 地勢呈階梯狀逐漸升高 B. 氣溫年較差逐漸減小
C. 體現經度地帶性分異規律 D. 自然災害災情逐漸增大
【2】【2】該剖面上( )
A. ①地近地面大氣運動參與中緯環流
B. ②地位于印度洋板塊內部地殼穩定
C. ③地的地表徑流參與海陸間水循環
D. ④地表層海水運動使沿岸降溫減濕
【答案】
【1】【1】C
【2】【2】A
【解析】試題分析:
【1】【1】讀圖可以看到,沿40°N線,由東側向中部地勢呈階梯狀升高,而由西側向中部卻不是,西部有山地,地形變化是山地—平原—山地,A錯。從東、西兩側向中部,離海洋越來越遠,海洋性減弱,大陸性增強,氣溫年較差逐漸增大,B錯。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變化規律,是隨著經度變化而改變的地域分異規律,也叫經度地帶性分異規律,C對。自然災害的災情大小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多少就相關,中部環境條件差,人口少,同種災害發生,災情不會一樣,更不會逐漸增大。
【2】【2】①地近地面大氣運動是盛行西風帶,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屬于三圈環流的中緯環流的近地面部分,A對。②地位于亞歐板塊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不穩定,B錯。③地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屬于內流區,地表徑流以內流河為主,內流河不參與海陸間水循環,C錯。 ④地位于日本海,表層海水運動有對馬暖流,使沿岸增溫增濕,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濕地的分布受氣候、地形、水文和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讀黃河流域濕地分布與干燥度的折線圖(干燥度是年蒸發量與年降水量之比),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該流域濕地與干燥度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干燥度越小流域濕地總面積越大
B. 干燥度越大湖泊濕地率越高
C. 沼澤濕地率與干燥度相關性最強
D. 河流濕地受干燥度影響最明顯
【2】黃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之間。有關黃河下游濕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濕地面積大小主要取決于上游來水量大小
B. 上游來水量減小使沿海沼澤濕地面積擴大
C.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可使河流濕地大幅擴大
D. 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是提高濕地率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海綿城市與傳統城市模式對比示意圖;卮鹣旅嫘☆}。
【1】建設“海綿城市”可以(雙選)( )
A. 涵養水源,修復城市水環境
B. 減輕城市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C. 提高管渠、泵站等排水設施的利用率
D. 減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2】下列城市中有必要建設海綿城市且②作用明顯的有(雙選)( )
A. 中國南京 B. 泰國曼谷
C. 埃及開羅 D. 蒙古烏蘭巴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岱海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境內,流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發量分別為400毫米和1200毫米,有22條河流匯入,為內蒙古自治區人口密集、農牧漁業發達地區。據記載,岱海面積曾達到200平方千米,如今僅為78平方千米。監測表明,20世紀50年代以來,岱海降水量并無明顯減少趨勢,蒸發量則略有下降,蒸發量與降水量的差值趨于減小。讀岱海流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20世紀50年代以來,岱海蒸發量略有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 流域內灌溉面積的增加 B. 岱海湖泊面積的減小
C. 冬季趨于寒冷而漫長 D. 植被覆蓋率的逐年提高
【2】岱海面積不斷萎縮,主要是因為流域內:
A. 上游筑壩建水庫,發展水產養殖業 B. 入湖河流彎曲改道,洪水宣泄不暢
C. 入湖泥沙增多,淤高阻塞湖泊 D. 攔截入湖河水,生產生活用水增加
【3】防止岱海面積萎縮的有效措施是:
A. 拆除水庫大壩,修復生態環境 B. 裁彎取直河道,減少泥沙淤積
C. 開源節流并舉,增加入湖徑流 D. 禁止污水排放,改善湖泊水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圖”,回答以下各題。
【1】下面四幅圖描述了該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圖中H地的地貌類型是( )
A. V型谷 B. 沖積扇
C. 河漫灘 D. 三角洲
【3】以下為沿ab線的河床橫剖面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南亞部分區域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和印度相鄰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關于該區域自然環境,敘述正確的是
A. 地形以山地為主
B. 自西向東降水量逐漸減少
C. 河流水量大、水位季節變化小
D. 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和小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納米比亞沿海廣泛分布著耐旱的仙人掌等“多肉植物”。納米比亞內陸的辛巴族人終年不穿上衣,用混合著黃油和香料的紅土涂抹在身體上,被稱為“紅泥人”。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納米比亞
A. 西部瀕臨印度洋 B. 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河流稀少
C. 沿海受寒流影響,降水稀少 D. 荒漠在成因上與新疆荒漠相同
【2】納米比亞沿海能夠廣泛分布“多肉植物”的原因是
A. 夜間氣溫低,有利水汽凝結 B. 河流入?诟浇匦纹教
C. 位于火山的腳下,土壤肥沃 D. 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強
【3】辛巴族人涂抹紅土的主要原因是
①抵御烈日暴曬
②防止疾病傳播
③夜間保持體溫
④防止蚊蟲叮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手機導航軟件可以根據駕駛者的需要給岀合理的導航路線并實時導航,在途中還可以及時通報實時路況并給出調整路線的建議。同時,軟件還具備查找使用者周邊地區共享單車的位置等功能。左圖是某導航軟件反映的路況圖、右圖是共享單車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用戶可以用手機APP導航和獲取實時路況,主要運用的技術是
A. GIS+RS B. GPS+GIS C. GPS+RS D. 互聯網
【2】共享單車主要為解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難題及倡導低碳出行,但目前出現了亂停亂放隨意破壞等問題。以下措施利于上述問題解決的是
A.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使用人群素養 B. 增加單車投放量,降低其使用費用
C. 提高單車質量,降低操作技術難度 D. 利用GIS技術,合理分配單車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茶樹喜溫暖濕潤氣候,我國南方地區普遍種植茶樹。幾何重心是區域空間的均衡點,產業重心是區域產業空間分布的重心。下圖為“我國茶葉生產重心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茶樹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區,但甘肅東南、陜西南部等地也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地,原因主要是
A. 市場需求大 B. 氣候適宣宜 C. 土壤肥沃 D. 技術先進
【2】關于2009-2014我國茶葉生產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茶葉產量重心移到幅度約110KM B. 福建茶園面積快速擴大
C. 茶葉產值重心移動幅度最小 D. 三者重心變化趨勢一致
【3】關于我國茶產業的現狀與今后發展方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東部各省茶葉單產比西部各省提高快
B. 市場及政策是茶園面積擴大的主要原因
C. 茶葉產值的增長來自茶產業規模的擴大及品牌化經營
D. 我國茶葉生產的變化,有利于發揮西部地區的勞動力資源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