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河南省的嵖岈山風景區是典型的花崗巖地貌區。讀嵖岈山“石猴”景觀圖和巖石圈物質循環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甲
圖乙
【1】形成“石猴”的巖石類型是圖乙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形成該地貌的主要地質作用有( )
①巖漿活動 ②變質作用、鄣貧み\動 ④固結成巖、蒿L化、侵蝕作用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地時間2016年7月26日,日本櫻島火山的昭和火山口強烈噴發,濃煙滾滾,伴隨有閃電。下左圖為櫻島火山爆發的景觀圖,下右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丁表示巖石類型。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櫻島火山爆發形成的巖石類型是右圖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形成丁類巖石的地質作用是
A. 上升冷卻凝結 B. 外力作用 C. 變質作用 D. 重熔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工業地域生產示意圖,回答下題。
【1】對該工業地域的形成影響較小的是( )
A. 動力因素 B. 交通因素 C. 資源條件 D. 環境因素
【2】該地域工業生產聯系的突出優點是( )
A. 增加產品產量,提高產品質量 B. 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降耗減排
C. 減少勞動力數量,降低勞動成本 D. 市場規模大,產品競爭力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農作物分布及利用的生產關系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該農作物說法,正確的是
A. 該作物產量最大的地區在我國華南地區
B. 該作物在青藏地區被廣泛用來釀酒,成為當地特產“青稞酒”
C. 該作物在美國中央大平原上大規模用來進行酒精制造,作為汽油代替品
D. 該作物種類多、口感好,在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廣泛分布
【2】與該農作物相關的產業布局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 交通、能源 B. 原料、市場 C. 勞動力、環境 D. 技術、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上圖為世界某國及其周邊示意圖。該國森林資源豐富,有“木材之國”之稱,林業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國之一。近年來,該國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產量15%的決定。
(1)說明該國沼澤廣布的原因。
(2)從氣候方面分析該國森林資源豐富的原因。
(3)指出該國森林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
(4)試分析該國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山東省沂源縣西南某局部區域等高線分布示意圖。圖中的東周河因溯源侵蝕,襲奪了沂河上源。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襲奪發生后,河水流向出現倒轉的河段是( )
A. AB段 B. BC段 C. CE段 D. EF段
【2】沂河上源被襲奪后,會導致( )
A. BC河段水流速度變緩慢 B. FG河段寬谷內水流變細小
C. CD河段河流徑流量減少 D. 大張莊夏季暴雨洪澇增多
【3】有利于沂河上源被東周河襲奪的自然條件是( )
A. 沂河的落差比東周河大 B. 該區域地殼出現沉降運動
C. 流域內降水量明顯減少 D. CD河段附近的巖體較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馬鈴薯性喜溫涼,生長期間的溫度在13℃至22℃最為適宜,雨量要求播種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發芽期要求黑暗;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的沙壤土對馬鈴薯的生長最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產量。
甲地區馬鈴薯屬于北方一季作區,5月播種,9月收獲;乙地區屬于西南垂直作區,3月播種,6月收獲。
(1)填表比較甲、乙地種植馬鈴薯的自然條件
丙地區近年來實行稻田免耕、稻草覆蓋新技術種植馬鈴薯,具體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播種馬鈴薯,然后用稻草均勻覆蓋。
(2)說明稻草覆蓋技術對馬鈴薯生長自然條件的改善作用。
新技術實施后,省去了翻耕、挖穴播種、除草等工序,每畝節省用工5~6個,土壤有機質從1.7%提高到2%,作物增產幅度達31.2%,人均增加產值1235元。
(3)分析采用新型種植方式如何促進了當地的可持續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農作物產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該農作物是( )
A. 水稻 B. 玉米 C. 小麥 D. 棉花
【2】【2】該作物在西半球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A. 季風水田農業 B. 商品谷物農業
C. 種植園農業 D. 大牧場放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某區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類型的面積。下圖示意該區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類型面積變化率,正值表示增長,負值表示減少。該區域生態環境已呈退化趨勢。據此完成問題。
土地覆被類型 | 面積/萬hm2 |
沙 地 | 468.7 |
草 地 | 58.8 |
鹽堿地 | 32.1 |
耕 地 | 16.6 |
沼澤地 | 10.7 |
建設用地 | 1.4 |
【1】改善該區域生態環境首先應
A. 治理鹽堿地 B. 退耕還草
C. 保護沼澤地 D. 植樹造林
【2】該區域可能位于
A. 云貴高原東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黃土高原中部 D. 內蒙古高原西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