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中巖層形成的先后順序為丁、乙、甲 | |
B. | 丙地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 |
C. | 乙地成山的主要地質作用是內力作用 | |
D. | 若在圖示地區修建南北向隧道,應選擇乙地 |
分析 背斜巖層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嶺;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在地貌上常常成為谷地或盆地.但是有些背斜頂部因受張力作用,裂隙比較發育,容易遭受侵蝕而成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擠壓,巖層變得緊實,不易遭受侵蝕反而成為山嶺.研究地質構造,對于找礦、找水、工程建設等具有指導意義.石油、天然氣多儲存于背斜構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較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庫建設,則應盡量避開斷層.
解答 解:據圖可知,甲乙褶皺,其中甲巖層上拱,為背斜部位,乙巖層下彎,為向斜部位,丙為斷層.圖中巖層形成的先后順序為先彎曲,后斷層;丙為斷層,巖石破碎,可能有地下水出露;乙地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質作用是外力作用;隧道適合在背斜部位開挖.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地質構造和構造地貌,解題的關鍵是從圖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9月3日 21:00 | B. | 9月2日21:00 | C. | 9月3日 19:00 | D. | 9月2日19: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口增長快,人均資源占有量減少 | |
B. | 人口增長快,加大環境人口容量 | |
C. | 人口增長緩慢,城市化進程明顯減慢 | |
D. | 人口增長緩慢,出現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