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麻涌鎮地處珠江入海口,廣州市與東莞市的交界處,以廊涌為中心,一小時即可到達珠江三角湖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約11萬,其中外來人口3萬多。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依托港口,引進外貴企業近200家,經濟建設取得飛造發展。
(1)比較說明廣州、東莞、麻涌三個城鎮的等級與服務范圍的大小。
(2)簡述大量人口流入東莞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
【答案】(1)廣州的等級最高,其次是東莞,麻涌最低;廣州服務范圍最大、其次是東莞、麻涌最小。
(2)①提供大量廉價的勞動力,有利于經濟發展;②促進第二、三產業的發展;③推動當地的工業化和城市化;④促進區域間文化交流。
【解析】
本題考查城市體系和人口遷移的影響。
(1)結合城鎮的服務范圍和人口數量來判斷城鎮的等級,等級越高,人口數量一般越多,服務范圍越大;等級越低,人口數重一般越少,服務范圍越小。結合圖示可知廣州的等級最高,其次是東莞,麻涌最低;廣州服務范圍最大、其次是東莞、麻涌最小。
(2)關于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區的影響,可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但本題只考查人口遷移的積極影響,應從促進區域交流、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就業等方面分析。人口遷入為城市提供大量廉價的勞動力,有利于經濟發展;促進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推動當地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促進區域間文化交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長期以來,首爾一直是韓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21世紀初期,韓國近25%的人口聚集在僅占國土面積0.6%的首爾。2003年,韓國國會決定將總理辦公室等國家機關遷往經濟落后、人口稀少的世宗市形成行政首都,預計到2030年,世宗市人口將達到50萬。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韓國將行政首都遷至世宗市的主要原因是首爾市
A. 位置偏僻,對內溝通不便
B. 面積狹小,不易擴大規模
C. 歷史悠久,資源消耗嚴重
D. 職能眾多,城市負荷過重
【2】世宗市成為行政首都最有利的條件是
A. 土地資源豐富B. 氣候溫和濕潤
C. 基礎設施完善D. 文化底蘊深厚
【3】此次遷都可能導致
A. 首爾市城郊農業快速發展B. 世宗市常住人口年齡結構變化
C. 世宗市人居環境迅速惡化D. 首爾市將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安徽蕪湖宣城機場規劃為中小型支線機場,是蕪湖宣城兩市合建項目,距宣城市區北部開發區不足20千米,計劃2020年實現首航。機場位于丘陵區,上游來水經4條溝谷匯流至竹塘河,經東門渡閘排至裘公河。下面左圖為蕪湖宣城機場位置示意圖,右圖為機場衛星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推測,機場周邊區域的主導風向最可能是
A. 東南風B. 西風C. 東北風D. 北風
【2】在建設過程中,最需要關注機場的
A. 抗風性能B. 排水性能C. 抗震性能D. 抗凍性能
【3】機場建成后,宣城市區北部開發區最可能遷入
A. 電子裝配廠B. 飛機組裝廠C. 醫藥研發中心D. 玩具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市郊鐵路是連接市區與郊區的軌道交通,除運輸功能外,市郊鐵路還有優化城市結構的作用,促進大城市市郊新城的建設和車站周邊土地的開發。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新城建設的國家,下表示意英國哈羅、坎伯諾爾德、米爾頓凱恩斯三座新城市郊鐵路車站周邊用地功能及占地面積比例演變。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三座新城市郊鐵路車站周邊用地的變化趨勢是
A. 面積增大,種類增多B. 面積減小,種類單一
C. 居住功能增強,工業發展減弱D. 居住功能減弱,工業發展增強
【2】市郊鐵路一車站周邊用地功能演替最顯著的新城是
A. 哈羅新城B. 坎伯諾爾德新城C. 米爾頓凱思斯新城D. 三座新城均顯著
【3】目前三座新城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A. 哈羅新城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占用公園綠地
B. 坎伯諾爾德新城工業發展對服務業帶動不足
C. 米爾頓凱恩斯新城商業發展和消費能力滯后
D. 三座新城的市郊鐵路運載能力阻礙新城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球三圈環流是形成世界氣候的基礎,根據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左圖為南半球俯視圖
B. 乙氣壓帶中心緯度位置在60度附近
C. ⑤風帶風向為東北風
D. ①③氣壓帶的形成均為熱力原因
【2】受⑥與甲交替控制下的氣候類型特征是
A. 全年溫和濕潤
B. 全年干旱少雨
C.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D.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一般而言,灣區經濟發展主要經歷了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創新經濟四個階段。粵港澳大灣區陸地面積、常住人口、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分別占全國的0.6%、0.5%、12.1%,有三個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將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級區域戰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泛珠江經濟協作區規劃的升級,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示意圖。
港珠澳大橋總長55千米,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主體工程由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長達22.9千米的橋梁工程組成,隧道兩端建有東、西兩個人工島。大橋于2009年12月正式動工,2016年9月27日全線貫通。
(1)簡述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引擎的主要條件。
(2)從自然環境角度簡析建設港珠澳大橋面對的主要困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理論上墜落到地球各處的隕石概率是一樣的,而南極洲卻是一個隕石豐富的地區目前發現的一大半隕石都采集于南極洲,收集到的隕石大多保存完好。南極冰蓋中央厚、四周薄,冰在重力作用下向四周流動,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特定的隕石富集區。圖1、圖2分別示意南極冰蓋運動與隕石富集機制。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南極隕石豐富且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低溫的環境B.冰川風化侵蝕作用強
C.冰蓋運動形成富集區D.墜落到南極的隕石多
【2】隕石富集區主要分布在(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1519年9月麥哲倫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環球航行, 麥哲倫在菲律賓群島因卷入當地的部族糾紛而 遇難; 船員們在他死后繼續航行, 于1522年9月回到歐洲, 首次完成了人類環球航行的壯舉。下圖為麥哲倫 環球航行線路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麥哲倫船隊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大致方向是
A.向東北B.向西北C.向西南D.向東南
【2】麥哲倫遇難的地點位于
A.低緯度地區B.中緯度地區C.高緯度地區D.極地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能源生產與消費不均衡,開發與利用形式多樣。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油氣資源在化石能源消費結構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區是______,石油生產與消費總量缺口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_。
(2)太陽能、風能是清潔能源,我國下列省區中,太陽能和風能都很豐富的是______(填字母)。
A.福建 B.黑龍江 C.四川 D.甘肅
(3)圖二中的甲、乙、丙三地,開發太陽能的自然條件最優越的是______,說明理由__。
(4)荷蘭(見圖二)利用風能的歷史悠久,分析荷蘭風力資源豐富的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