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中國西北地區局部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有明確區域邊界的是
A. 庫布齊沙漠B. 呼和浩特市C. 土默川平原D. 陰山山脈
【2】河套平原從“地固澤鹵,不生五谷”發展成為“塞外糧倉”主要是由于該地
A. 地質條件穩定B. 年降水量增多C. 灌溉條件改善D. 黃河水量減少
【3】河套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 濕地破壞B. 土壤鹽漬化C. 水土流失D. 森林銳減
【4】造成河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土壤B. 海拔C. 水源D. 熱量
【答案】
【1】B
【2】C
【3】B
【4】D
【解析】
【1】自然分區往往沒有明確的界限,而行政分區則界限明確,呼和浩特市屬于行政分區,其余均屬于自然分區,故答案選B。
【2】河套平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氣候干旱,缺水是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但有黃河從其上流過,為河套地區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隨著人類對灌區的土地開發和水利建設,改善了灌溉條件,才形成了灌溉農業區,C項正確;該地地質條件穩定與否與其農業發展無關,A錯;該地年降水量較少,變化較小,B錯;黃河水量相對穩定,D錯。
【3】由于河套平原所處位置降水少,晴天多,蒸發旺盛,同時該處地勢平坦,排水不暢,發展灌溉農業過程中,因為澆灌很容易引發土壤鹽漬化。故答案選B。當地濕地較少、森林也較少,故AD錯;水土流失主要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和黃土高原,故C錯;
【4】河套平原地區緯度較高,海拔高,無霜期短,只能一年一熟;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緯度低,海拔低,熱量條件好,可以一年兩熟或三熟。可見二者主要區別是熱量,D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雙塔灌區是疏勒河三大灌區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雙塔灌區所產農產品產量高、品質優。讀2010年雙塔灌區農作物相關數據表,完成下面小題。
【1】雙塔灌區所產農產品品質優良,其主導因素是( )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晝夜溫差大 D. 水源充足
【2】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雙塔灌區今后種植面積最可能擴大的作物類型是( )
A. 小麥 B. 瓜類 C. 棉花 D. 蔬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國家天文臺觀測統計顯示:2018年太陽活動水平降低,黑子幾乎消失殆盡,無黑子日達224天,進入太陽活動低峰年。下圖為太陽活動的一張照片。
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為太陽向宇宙空間噴發出的鮮紅火舌,該太陽活動現象為
A. 日珥B. 耀斑C. 太陽風D. 黑子
【2】當太陽活動進入低峰年,則
A. 南北極地區極光現象增加
B. 太空宇航器處于安全環境
C. 全球農業生產傾向于增產
D. 地球上天氣變化相對平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藏和黑龍江的沼澤濕地面積廣大,讀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各題。
【1】黑龍江省和西藏自治區沼澤濕地成因的相似之處是( )
A.降水豐富,集中于夏季
B.氣溫低,蒸發微弱
C.冰雪覆蓋,有利于下滲
D.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2】下列關于兩地濕地變化的原因和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黑龍江濕地大幅減少,主要是由于農業基地的開發
B.濕地減少加劇了黑龍江的洪澇災害
C.西藏濕地面積增大與全球變暖有關
D.旅游資源的開發是西藏濕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讀我國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波浪能的根本來源為
A. 太陽輻射
B. 天體引力
C. 海底地震
D. 冬夏季風
【2】下列選項中影響圖中海岸線南北差異的主要外力作用為
A. 流水侵蝕B. 海浪侵蝕
C. 風力侵蝕D. 冰川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阿聯酋某公司在沿海建設大型的玻璃室內垂直農場,占地18. 11畝.蔬菜采用營養液進行栽培、多層種植,產量相當于室外種植5463.2畝的農田,用水量只相當于室外種植的1%。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阿聯酋垂直農場的生產特點是
A. 高投入,高產出B. 反季生產為主
C. 本地品種為主D. 屬于循環經濟
【2】該玻璃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 調節溫度B. 增強光照
C. 減少水分消耗D. 防止風沙
【3】阿聯酋垂直農場首選沿海地區的主導因素是
A. 勞動力B. 技術
C. 交通D. 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1980~2018年9月北極附近海冰面積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段,全球氣溫
A. 波動上升
B. 波動下降
C. 持續升高
D. 持續下降
【2】據圖能判斷出的趨勢是
A. 南極冰川擴大
B. 極端天氣減少
C. 沿海低地被淹
D. 全球蒸發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由圖可知
A. 甲為變質巖
B. 乙為沉積巖
C. 丙為巖漿巖
D. 丁為巖漿
【2】下列描述符合地殼物質轉化過程的是
A. 由乙到丁為冷卻凝固作用
B. 由甲到丁為外力作用
C. 由丙到甲為重熔再生作用
D. 由甲到丙為變質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中下游某地不同發展階段的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階段I,該地農業經濟遠遠落后于黃河中下游地區。當時制約該地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稠密的水系②黏重的土壤③低濕的土地 ④濕熱的氣候 ⑤起伏較大的地形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2】從階段Ⅱ到階段Ⅲ,該地工業結構和工業布局發生的變化是
A. 傳統工業數量減少,向東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區延伸
B. 出現新興電子工業,布局在江南且向西延伸
C. 傳統工業部門減少,向東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區分散
D. 出現新興電子工業,布局在江北且向西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