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下圖中的甲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漲落。湖區周圍雪峰環繞,有25條河流注入,有一條大河從湖中流出。甲湖周圍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種植作物,大都將作物當做飼料從事動物飼養。圖示區域人口密度較小。右圖是甲湖湖區的降水統計資料。
(1)指出甲湖湖水水位年內變化的規律,并解釋原因。
(2)運用水循環原理解釋甲湖泊為淡水湖的原因。
(3)分析湖區周圍的農業偏向于動物飼養的主要原因。
【答案】(1)夏季(夏半年)湖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水位低。(2分)
原因:夏季(夏半年)氣溫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1分),降水量較大(1分);冬季(冬半年)氣溫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1分)降水量較小(1分))。
(2)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含鹽度較低(1分);湖區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小(1分);有河流將湖水和鹽分流出(1分)。
(3)湖區海拔高,熱量不足,谷物難以成熟(1分);種植作物作為飼料飼養動物(1分);人均土地面積廣(或草場面積大)(1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解答湖水周期性漲落的規律,關鍵要知道湖水的補給類型,從圖中經緯度信息可知,該區位于秘魯的安第斯山區,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的補給方式,受氣溫影響大,材料還有湖區降水統計資料,說明降水也是主要的補給方式。所以這道題目就要從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的周期變化規律來分析。
(2)注意題目要求“從水循環原理解釋”,水循環5個環節中,能影響湖泊水量的,是蒸發和注入的徑流。湖區海拔高,氣溫較低,蒸發量小;有多條河流注入,一方面能稀釋湖水,另一方面因為靠冰雪融水補給,含鹽度低,注入湖泊不會增加鹽分。
(3)探討為什么將農作物給動物吃,不給人吃,從人的需求量、動物的需求量、作物的質量分析。這里人口密度小,需求量不多;動物多,需求量大,可替代草作為飼料;該區海拔高,熱量不足,農作物難以成熟,不適合人類食用。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西南地區主要自然資源潛在價值(統計數未包括西藏)統計表”,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西南地區主要自然資源潛在價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農林牧資源總值接近全國的一半
B. 人均資源潛在值超過全國19.2%
C. 四川省人口多,人均資源總量低于云南省
D. 按當地資源配置,本區發展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的潛力巨大
【2】限制西南地區資源潛在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的主要因素是
A. 氣候濕熱
B. 地形復雜
C. 交通不便
D. 經濟基礎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世界某局部區域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盛行風向為
A. 東北風 B. 西北風
C. 東南風 D. 西南風
【2】與同緯度歐洲西部沿海相比較,圖示區域西部沿海氣溫較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洋流 B. 海陸位置
C. 地形 D. 緯度位置
【3】圖中所示區域西側海岸線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A. 風力侵蝕 B. 海水侵蝕
C. 流水侵蝕 D. 冰川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地形與城市區位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平原地區土壤肥沃,便于農耕,不適宜發展城市
B. 山區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
C. 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區
D. 熱帶地區的城市多分布在氣候相對涼爽的高原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上海和全國對比。
材料二 M市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變化表。
(1)上海市人口增長幅度快于全國人口平均增長幅度,其主要原因是 ▲ 。
(2)材料二反映了該地的城市化速度 ▲ (快、慢),這個過程中,M市可能出現的城市問題有哪些? ▲ 、 ▲ 。
(3)試說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緩解M市的城市問題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城市是環形放射狀道路,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能正確表示城市從市中心到外緣地租水平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 )
A. a曲線 B. b曲線 C. c曲線 D. d曲線
【2】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區是( )
A. 住宅區 B. 工業區 C. 商業區 D. 文化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