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馬鈴薯原產于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區,目前已廣泛種植于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是第一生產大國。內蒙古中部的烏蘭察布占全自治區馬鈴薯種植面積的1/2,產量位居全國前列。2011年烏蘭察布馬鈴薯獲得豐收,但卻遭遇滯銷。回答下面小題。
【1】內蒙古烏蘭察布與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區相比,適合馬鈴薯種植的相似自然條件是:
A. 緯度較高 B. 地勢起伏大 C. 氣候溫涼 D. 氣溫年較差大
【2】烏蘭察布利用網絡推銷方式,緩解了該地馬鈴薯滯銷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
A. 市場信息暢通 B. 農業技術提高 C. 政策導向得力 D. 運輸條件改善
【3】下列農業地域類型中,經營者收入受市場波動影響最小的是
A. 種植園農業 B. 商品谷物農業
C. 混合農業 D. 大牧場放牧業
【答案】
【1】C
【2】A
【3】C
【解析】
【1】內蒙古烏蘭察布緯度較高,與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區相比,適合馬鈴薯種植的相似自然條件是氣候溫涼,C對。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區在低緯度分布廣,A錯。內蒙古地區的地勢起伏小,B錯。高山區氣溫年較差小,D錯。
【2】烏蘭察布利用網絡推銷方式,緩解了該地馬鈴薯滯銷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市場信息暢通,便于及時把握市場需求,A對。農業技術提高、政策導向得力、運輸條件改善不是緩解產品滯銷的主要條件,B、C、D錯。
【3】農業地域類型中,經營者收入受市場波動影響最小的是混合農業,農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選擇種植、養殖業所占的比重,C對。種植園農業、商品谷物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大牧場放牧業以畜牧業為主,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A、B、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 年1月,突尼斯民眾走上街頭,迫使總統本阿里逃亡沙特;隨后,埃及等多個非洲國家均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科特迪瓦總統之爭持續,毫無解決跡象;蘇丹結束公投,很可能走向分裂……非洲似乎又走入了一個多事之秋。這些局勢動蕩對旅游業可謂是雪上加霜,游覽區的游客還沒有導游人數多。“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這個鶯飛草長的季節本該是出境旅游的旺季,但由于日本大地震和此后的核輻射危機,使得滬上出境游遭遇“倒春寒”。回答下題。
有關旅游安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旅游安全就是保證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B. 旅游安全主要靠旅游管理部門來實現
C. 旅游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者無意識的行為
D. 旅游過程中偶發的疾病不屬于旅游安全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近年來,極地旅游成中國高收入人群新寵,人均花費超5萬元,客源群體從北上廣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散。以前,中國游客到南極,只能在國內組團,再外包給外國公司來運營。北京時間2017年12月16日晚,一架乘載22名中國商務科考團成員的中國飛機,平安著陸在南極洲狼牙機場2500米跑道上,正式開啟中國人自己組團運營赴南極旅游的新時代。
材料二 極地旅游項目為長線旅游產品,旅游時間大多達到15至30天。有人擔心大量游人涌入南極,會對當地環境生態造成不良影響,因而疾呼“南極旅游必須經嚴格審批和管控”。事實上南極是世界公認屬于全人類共有的最大自然保護區,也是迄今全世界唯一一個有著較為完備的國際條約與法律體系嚴格監管的地區。
根據材料和相關地理知識,推測我國赴南極旅游的游客數量特點,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月10日,進入采暖季后的京津地區全部處于霧霾籠罩之下,PM2.5測量計“爆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1】下列說法不利于霧霾形成的是( )
A. 大量燃煤采暖 B. 多大風天氣
C. 城市汽車擁有量大 D. 天氣晴朗風力微弱
【2】【2】霧霾籠罩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地面輻射增強 B. 大氣對流旺盛
C. 大氣保溫作用增強 D. 大氣削弱作用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球氣候變暖的結果有諸多方面,導致生態系統的調整;海平面的上升;干旱、洪澇、暴雨等災害事件的增加;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全球變暖對全球水資源產生的影響有( )
①全球變暖總體上會導致水資源的重新分布
②基本沒有影響
③使沿海地區少雨,內陸多雨
④使中緯度地區的國家和城市水資源更加短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全球變暖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有( )
①使東北增溫,降水增加,利于農業生產
②使華北、華中增溫,降水減少,干旱加劇,不利于農業生產
③西北降水增加,氣候濕潤,利于農業生產
④華南、西南增溫不明顯,嚴重影響農業生產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
【3】下列關于全球變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你認為可能的是( )
A. 因為人類具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所以全球變暖對人類的健康將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B. 全球變暖只會對低緯度地區的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C. 全球變暖會增加疾病的發病率,還會使疾病的傳播范圍擴大
D. 全球變暖只會對高緯度地區的人類健康造成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1月5日至10日,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據此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當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始時,北半球最接近的節氣是
A. 秋分 B. 立秋 C. 立冬 D. 冬至
【2】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A.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B. 北半球白晝漸短
C. 北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 D. 北極圈內極夜范圍在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應該是先發展,后治理
B.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概括起來有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C. 從全國來看,我國的自然環境正逐步改善
D. 循環經濟是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的社會持續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通過衛星遙感圖片執法檢查,就耕地保護等土地管理問題對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實施問責。凡是地方違法違規土地面積占當年新增建設用地面積15%以上者,將被追究責任,包括主要負責人記大過、降級或撤職。
材料二:目前我國耕地面積只有18.26億畝,人均耕地面積僅有1.43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近幾年來,全國耕地面積減少1億多畝。從耕地的質量來看我國耕地高產穩產田僅占1/3。
(1)簡述我國耕地資源分布特點
(2)簡析我國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
(3)根據材料,提出我國保護現有耕地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工業生產面臨“用工荒”局面。根據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1】上圖是4種工業的生產成本構成圖,最有可能面臨“用工荒”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用工荒”對沿海地區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A. 刺激科技創新,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B. 勞動力回流第一產業,第一產業比重提高
C. 勞動力數量減少,平均工資下降
D. 資金投入減少,生產總值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