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附加題)
(1)指出圖中洋流①②的名稱及對沿岸氣候的影響___________。
(2)一艘輪船自城市A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開始較________。當航行至丁海峽,其航行速度會________,請說明原因_______。
(3)分析圖中丙處能形成大規模漁場的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 ①為秘魯寒流,降溫減濕 ②為巴西暖流,增溫增濕 快 減慢 因為丁海峽處的洋流為西風漂流,洋流流向與航行方向相反 在東南信風的影響下,丙處形成了上升補償流,使得海底的營養物質上泛,魚類的餌料豐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漁場
【解析】(1)圖中洋流①是秘魯寒流,對沿岸氣候起降溫減濕作用;②是巴西暖流,對沿岸氣候起增溫增濕作用。
(2)輪船自A航行至B,在大陸東岸,與巴西暖流方向一致,航行速度較快;當航行至丁海峽,航行方向與西風漂流方向相反,航行速度會減慢。
(3)圖中丙處為秘魯漁場,成因是在東南信風的影響下,丙處形成了上升補償流,使得海底的營養物質上泛,魚類的餌料豐富,形成了大型漁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極冰融是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氣候變化現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變成顏色相對較暗的海水,被稱為“北極變暗”現象。21世紀以來,北極的氣溫變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稱為“北極放大”現象。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期間( )
A. 北極年海冰面積逐年減少
B. 北極年海冰面積減少速度不斷加快
C. 北極年海冰面積與年平均CO2濃度大體呈負相關
D. 北極年海冰面積與年平均CO2濃度大體呈正相關
【2】“北極放大”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減少導致北極地區( )
A. 海洋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 B. 海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增強
C.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加 D. 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曾經的“三大荒”,如今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糧倉,“西大荒”變成棉倉、糧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下圖為我國“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大荒、西大荒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分別是
A.市場 交通 B.土壤 光照 C.熱量 水源 D.熱量 地形
【2】如今的“南大荒”人己將橡膠種植北界從17°N擴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A.市場需求的變化 B.農業技術的發展
C.交通運輸的改善 D.農業政策的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專家認為,數字地球是對地圖測繪、航空衛星遙感、探空和深鉆的深化,是對地圖測繪系統(EOS)、全球定位系統(GPS)與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綜合,實現地球圈層間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數據的集成,從而對全球化問題進行廣泛研究。
據此完成下題。
數字地球的應用領域包括( )
①可持續發展、谡摺、郯傩丈睢、芸茖W研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4年11月1日6時40分左右,嫦娥五號測試飛行器在內蒙古預定區域順利著陸。下圖為著陸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示意圖(①~④為二分二至),讀圖回答,圖中,當地球公轉位置( )
A. 由①到④時,公轉速度先快后慢
B. 由②到①時,太陽直射點一直向南移
C. ②位置時,全球晝夜等長
D. 由④到③時,深圳晝長夜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學者認為,明末清初的社會大變動,使得思想家們把關注的目光從“游談無根”的泥潭中轉向社會,轉向現實,經世實學思潮興起。“游談無根”指的是
A.士人面對變局無所適從
B.明清之際的政局變動
C.理學家們的空談人性天理
D.儒學的存在價值已喪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關于喀斯特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可以作為旅游資源加以開發利用
②該地貌的缺點是地形崎嶇,交通不便,還易引起水土流失
③它是四大圈層共同作用的結果
④它的形成就是含有CO2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和淀積作用的結果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對其所在流域可能帶來的影響有
A. 增加下游洪峰流量 B. 調節庫區周邊地區氣溫
C. 阻塞魚類洄游通道 D. 增加下游河川徑流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8月21日-25日,第33屆國際地理學大會將在北京舉行,往屆大會曾在華盛頓等地舉辦,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
A. 適逢中國農歷處暑節氣 B. 八達嶺長城漫山紅葉
C. 比首爾正午太陽高度大 D. 比華盛頓日出時間晚
【2】
A. 位于北半球中緯度 B. 地處環太平洋災害帶
C. 人口增長模式不同 D. 南部沿海有寒流經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