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北京市高三年級第五次統一練習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圖4為甘肅省西部年降水量分布圖。圖中景觀圖為張掖丹霞地貌景觀,山體主要是紅色砂礫巖。讀圖,回答第6、7題。
1.圖示區域
A.南部山區,雪線高度由西向東逐漸升高
B.地處于中溫帶,氣候干旱,適宜發展畜牧業
C.北部地處我國內流區,南部地處外流區[來源:]
D.地質地貌景觀獨特,具有較高的游覽價值
2.圖中景觀形成的地質過程依次是[來源:學+科+網Z+X+X+K]
A.沉積作用—固結成巖—地殼抬升—流水侵蝕
B.固結成巖—風化剝蝕—侵蝕搬運—地殼抬升
C.沉積作用—流水侵蝕—地殼抬升—固結成巖
D.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固結成巖—風化剝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北京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l為云南省羅平縣著名旅游景觀“金雞峰叢與油菜花海”照片。讀圖,回答第1、2題。
4.該景觀
A.為自然旅游資源 B.應把握觀賞時機
C.歷史文化價值高 D.是世界文化遺產
5.“金雞峰叢”由石灰巖組成,其形成的地質過程依次是
A.固結成巖—地殼抬升—流水侵蝕 B.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力侵蝕
C.固結成巖—侵蝕搬運—流水堆積 D.巖漿噴出—侵蝕搬運—風力堆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會經濟因素。上海市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又位于我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讀“中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回答第1~4題:
1.根據雨帶在Ⅰ、Ⅲ地區的時間,可以推論,在一般年份,
雨帶推移至上海地區的時間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下半年,當我國東部的雨帶移動到海河流域時,出現的一般天氣現象是
A.東北華北華南降雨,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伏旱
B.華北華南降雨,東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較早
C.東北華北降雨,華南和長江中下游較旱
D.東北華北降雨,華南連綿陰雨天氣,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伏旱
3.如果在7月之前,雨帶就早早進入Ⅰ地區,并且在此地區滯留的時間延長,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A.南旱北澇B.南北皆旱 C.南澇北旱 D.南北皆澇
4.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Ⅰ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A.南旱北澇 B.南北皆旱 C.南澇北旱 D.南北皆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