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由中石化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國家“十一五”規劃重大項目——川氣東送工程正式建成投產。川氣東送工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西氣東輸、青藏鐵路、南水北調之后的第五大工程。讀“川氣東輸線路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圖中線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氣候類型 B.地形 C.城市布局 D.河流
2.與圖中甲經濟區相比,乙經濟區特點是
A.交通便利,技水平高 B.農業生產發達,糧食商品率高
C.人口密度小,遷入人口多 D.以第二、三產業為主
3.“川氣東送”工程的建成投產,可以
①改變四川省的能源消費結構 ②有效治理上海市的大氣污染
③降低沿線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 ④促進四川省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C
2.A
3.D
【解析】
試題分析:
1.讀圖可以看到,川氣東送線路穿過一個個的城市,因為東送的目的主要是滿足城市對天然所的需求。所以線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布局,C對。氣候類型、地形、河流對輸送線路分布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是主要因素,A、B、D錯。
2.圖中甲經濟區位于四川盆地,周圍有高山環繞,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交通不便,自古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之說。乙地位于滬寧杭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水陸交通便利,高校眾多,科技水平高。所以A對。兩地都有我國的商品糧基地,農業生產發達,商品率高,B錯。四川人口密度大,外遷人口多,C錯。兩地經濟都是以第二產業為主,D錯。
3.川氣東送是將西部的天然氣輸送到東部,改變的是東部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不是四川省,①錯。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大氣污染少,使用天然氣可以有效治理上海市的大氣污染,②對。可以提高沿線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③錯。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四川省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④對。所以D對。選項A、B、C錯。
考點:該題考查能源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及影響,區域差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0年4月中旬,受強冷空氣的持續影響,本該是春曖花開的我國北方地區卻出現“倒春寒”,暴雪降溫嚴重影響了當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
下列反映這次暴雨降溫的天氣系統示意圖是
2010年8月31日受臺風“圓規”、熱帶風暴“獅子山”“南川”影響,東南沿海迎今年最大臺風雨,以上四幅圖反映臺風的天氣系統示意圖的是
A.A B.B C.C D. D
關于上圖中AB天氣系統不同點說法正確的是
A.A過境時刮風現象明顯,B過境時一般為微風
B.A過境后氣溫下降,B過境后氣溫上升
C.A過境后氣壓上升,B過境后氣壓下降
D.A降雨區在鋒前,B降雨區主要在鋒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1:2010年8月31日中國石化集團總經理蘇樹林介紹說,經過三年的建設,川氣東送工程全國建成投產并投入商業化進行。
川氣東送工程管道總長2170公里,自西向東跨越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8個省市。工程總投資626.76億元人民幣,每年的輸氣能力達120億立方米。
材料2:川氣東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圖。
(1)川氣東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氣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________、________兩大地形區;我國境內與其大致平行的鐵路干線是________。
(2)川氣東送工程的起點和終點都靠近長江,但沒有采取長江航運而采取了管道運輸,是因為管道運輸( )
①運量大、連續性強 ②建設周期短、費用低 ③安全可靠 ④損耗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除跨區資源調配外,緩解長江三角洲地區能源緊張狀況的措施還有哪些?
(4)從全國整體來看,川氣東送工程屬于西氣東輸工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氣東送工程的建設有何重大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0 年8 月31 日,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任務。本次考察中,“雪龍”號向北最遠航行至北緯88 度22 分海域,隨冰漂移到北緯88 度26 分,創造了中國航海史上的緯度新高;部分考察隊員成功到達北極點實施考察作業,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位置的最北端紀錄。“雪龍”號船長沈權說:在北緯85 度的北冰洋還有如此多的“清水塘”,確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這些天來,‘雪龍’號不是在走冰道,而像是在走水道,從一條水道跨到另一條水道,層層向北邁進。”
材料二 第四次科考路線圖
(1)說出雪龍號科考船在返航時先后遇到的洋流名稱。(2 分)
(2)根據“雪龍”號船長沈權的話分析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并推斷該種現象對圖示陰影區域水循環的影響。(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新課標高三配套月考(二)地理試卷(A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0 年8 月31 日,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任務。本次考察中,“雪龍”號向北最遠航行至北緯88 度22 分海域,隨冰漂移到北緯88 度26 分,創造了中國航海史上的緯度新高;部分考察隊員成功到達北極點實施考察作業,創造了中國北極科考位置的最北端紀錄。“雪龍”號船長沈權說:在北緯85 度的北冰洋還有如此多的“清水塘”,確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這些天來,‘雪龍’號不是在走冰道,而像是在走水道,從一條水道跨到另一條水道,層層向北邁進。”
材料二 第四次科考路線圖
(1)說出雪龍號科考船在返航時先后遇到的洋流名稱。(2 分)
(2)根據“雪龍”號船長沈權的話分析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并推斷該種現象對圖示陰影區域水循環的影響。(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題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年8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提出中西部要發揮其自身的優勢,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據此回答14~16題。
1.中西部地區可以承接產業轉移,其優勢是
A.勞動力素質高 B.科技實力強 C.礦產等資源豐富 D.市場潛力小
2.中西部地區目前不適合大量承接的產業是
A.勞動密集型產業 B.能源礦產開發和加工業
C.農產品加工業 D.高新技術產業
3.中西部地區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其積極意義敘述錯誤的是
A.制約區域協調發展
B.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
C.在全國范圍內優化產業分工格局
D.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