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號是♂。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中國則稱為“熒惑”。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于類地行星。2015年9月28日, 美國宇航局發布消息,由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提供的強有力的數據表明,目前在火星表面存在流動的液態水,再一次掀起了學界討論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浪潮。讀下表中的相關數據,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下列各題。
【1】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不屬于下列哪個天體系統的天體
A. 太陽系 B. 銀河系 C. 河外星系 D. 總星系
【2】在八大行星中,人類首選火星作為探索生命起源和進化的行星,主要是因為火星上的一些現象與地球上的一些現象相似,主要表現為
①火星有厚厚的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氣層 ②火星、地球自轉周期的長度都比較適中
③火星、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都比較適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變化,且四季長度一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城市建設是促進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下圖表示生態城市建設面臨的三條道路。K1表示生態環境質量安全警戒線,K2表示生態環境質量惡化警戒線。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1】我國生態城市建設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 K2線 B. AC曲線
C. AD曲線 D. AB曲線
【2】【2】將北京建設成為生態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
①增加城市綠地面積 ②控制城市化進程 ③積極發展城市軌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發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職能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處非洲西南海岸的納馬夸蘭地區盛產鉆石,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這里中國的多肉植物最重要的分布區域,當地的支柱產業為畜牧業,多肉植物葉小、肉厚,多多肉植物成為牡畜的食物。圖3是納馬夸蘭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納馬夸蘭地區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與其成因相似的漁場是
A. 北海道漁場 B. 北海漁場
C. 紐芬蘭漁場 D. 秘魯漁場
【2】多肉植物葉小、肉厚的原因是
A. 晝夜溫差大,富含營養物 B. 氣候炎熱干燥,儲存水分
C. 降水較多,汁液飽滿 D. 地下水豐富,生長旺盛
【3】納馬夸蘭地區面臨嚴重的荒漠化,該區域荒漠化加劇的原因是
①過度放牧 ②采礦業的發展
③終年受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
④附近寒流影響 ⑤全球氣候變暖
A. 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社會藍皮書》指出,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數千年來首次超過農業人口,達到51.27%,結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題。
【1】近30年來,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農業播種面積減少
B. 人口總量不斷增長
C. 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進程加快
D. 城市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吸引
【2】表格數據所代表的省(市、區)最可能是
A. 上海市 B. 江蘇省
C. 內蒙古自治區 D. 四川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3月20日上午8時20分左右(中時區的區時),歐洲各國迎來了2015年唯一一次的的日全食奇觀,日全食階段持續時間最長為2分鐘左右。英國天空新聞臺的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一美輪美奐的場景。日全食也吸引著當地眾多居民前來觀看。遺憾的是,我國不在全食帶上,絕大部分地區無緣這次日全食,新疆烏魯木齊、吐魯番區、昌吉州、博爾塔拉州、伊犁州等能欣賞到日偏食。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日全食時,人們用肉眼可以觀察到的太陽大氣層是
A. 光球層 B. 光球層和色球層 C. 日冕層 D. 光球層和日冕層
【2】當歐洲各國迎來日全食時,家住新疆烏魯木齊(約87.5°E)的小明同學最可能在
A. 起床準備吃早餐 B. 放學回家吃中飯
C. 下午課后陪同學打籃球 D. 正值夜深,已經入睡
【3】下列人類活動一般不會受到太陽活動爆發的影響的是
A. 在沙漠探險中使用羅盤確定方向 B. 在家中收看衛星電視
C. 航海中借助GPS定位 D. 工作中使用有線電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太陽輻射及其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裂變反應②太陽輻射是影響氣溫高低變化的主要因素③太陽輻射能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地殼、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④煤和石油是地質時期生物固定積累的太陽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東亞兩個地區略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有關甲、乙兩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圖的比例尺較乙圖小
B. ①城市在④城市的東北方向
C. 甲圖中①②城市之間的實地距離比乙圖中③④城市之間的實地距離遠
D. 乙圖所描述的內容簡略
【2】根據地理坐標判斷②③城市間的距離約為
A. 550千米 B. 1000千米 C. 2000千米 D. 1665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球變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下圖是“全球溫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區域靠雨水生長糧食產量的增減狀況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全球氣溫上升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關系密切。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的相關原因解釋,正確的是
A. 二氧化碳阻擋了地面長波輻射 B. 二氧化碳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
C. 二氧化碳強烈反射地面短波輻射 D. 二氧化碳能強烈吸收太陽短波輻射
【2】有關升溫3℃對靠雨水生長糧食地區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 全球變暖對全球各地區糧食生產都有害無益
B. 北半球中高緯度的大部分地區糧食產量會增加
C. 低緯度和南半球地區糧食產量有小幅增產
D. 西半球糧食產量普遍會增產,東半球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