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2004年入秋以來,珠江三角洲連續出現了“咸潮”。“咸潮”發生后,國家防總和水利部會同珠江上游貴州、廣西兩省區,制定了珠江應急調水方案,以確保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供水安全。2005年1月17日,天生橋水庫以每秒560立方米的流量開始放水。2006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再次出現特大“咸潮”。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咸潮危害最容易發生的地區是
[ ]
A.過度抽取地下水地區
B.沿海地勢低平地區
C.河流入海口地區
D.多臺風的地區
(2)珠江口的咸潮一般發生在
[ ]
(3)2006年1月20日,某報以“珠三角咸潮敲響警鐘水資源大省竟然也叫‘渴’”為題,報道了珠江受嚴重咸潮威脅。以下描述中,可成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 ]
①南粵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內水庫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業生產排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漸恢復 ④天文潮水的頂托作用 ⑤多用河水作為城市水源 ⑥離岸風的吹拂
(4)為將咸潮損失降低可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可行合理的是
[ ]
①建設節水型社會 ②提高流域水資源調配能力 ③加強咸潮監測與研究工作 ④制定骨干水庫枯季調度管理辦法 ⑤成立協調小組統一抗咸⑥在河口處建攔河大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江西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2010年入秋以來,珠江三角洲連續出現咸潮。咸潮發生后,國家防總和水利部會同珠江上游貴州、廣西兩省區,制訂了珠江應急調水方案,以確保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供水安全。2010年1月17日,天生橋水庫以每秒560立方米的流量開始放水。2010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再次出現特大咸潮。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咸潮危害最容易發生的地區是
A.過度抽取地下水地區 B.沿海地勢低平地區
C.河流入海口地區 D.多臺風的地區
2.2010年1月20日,某報以“珠三角咸潮敲響警鐘 水資源大省竟然也叫‘渴’”為題,報道了珠江受嚴重咸潮威脅。以下描述中,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粵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內水庫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業生產排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漸恢復
④天文潮水的頂托作用
⑤多用河水作為城市水源
⑥離岸風的吹拂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