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小題。
材料一 2017年11月6-11日第二十五屆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在越南召開。下圖為中南半島地形圖。
材料二 湄公河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年徑流量4750億立方米。洞里薩湖是該河下游最大的湖泊,對調節徑流、減輕河口三角洲泛濫具有重要作用。右上圖為洞里薩湖含沙量及體積變化曲線圖。
(1)根據湖泊的體積變化,簡述洞里薩湖對湄公河徑流調節的季節變化特點。
(2)洞里薩湖含沙量最高出現在__________月,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5-10月(雨季),河水補給湖水,促使湖泊水位上升;10月-次年4月(旱季),湖泊補給河水,湖水水位下降。
(2)4-5; 旱季植被對土壤的保護能力差;湖泊水位低,風力較大,擾動湖水,使湖水變得渾濁。
【解析】(1)根據圖中湖水多年平均體積曲線,曲線呈上升趨勢,即湖泊體積增大,下降時,即湖泊體積減小。該地屬于熱帶季風氣候,5-10月是雨季,降雨多,河流水量大,河水補給湖水,促使湖泊水位上升。10月-次年4月是旱季,區域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水位低,湖泊補給河水,湖水水位下降。
(2)根據主湖區湖水含沙量曲線,洞里薩湖含沙量最高出現在4-5。主要原因是旱季植被覆蓋率較小,對土壤的保護能力差。湖泊水位低,風力較大,對湖水影響較強,擾動湖水,使湖水變得渾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不同地域民居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傳統民居特點形成與當地環境特征對應正確的是
A. ①---風暴多發 B. ②---炎熱干燥
C. ③---高溫多雨 D. ④---通風散熱
【2】傳統民居建筑體現了
A. 地區之間文化交流與擴散 B. 地域文化的內向與含蓄
C. 人類對環境的利用和適應 D. 地域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平均深度744米,形成于構造山谷地帶。冬季有146天的結冰期,南北結冰期差異大。受全球變暖的影響,貝加爾湖水溫在升高,結冰期也略有縮短。下圖示意貝加爾湖位置及周邊范圍。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貝加爾湖的地質作用是
A. 斷裂下陷 B. 巖漿活動
C. 板塊張裂 D. 板塊碰撞
【2】導致貝加爾湖南北結冰期差異大的原因是
A. 南北狹長湖水流動通暢 B. 北部更靠近冷空氣源地
C. 南部受夏季風影響較大 D. 地勢南高北低
【3】貝加爾湖水溫升高,可能使湖泊
A. 泥沙淤積嚴重 B. 水中藻類增多
C. 流域面積擴大 D. 生物多樣性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機械增長率是指某地某時段內遷入與遷出人口數的差值與總人口之比。下圖為2006—2014年我國東部某省(區、市)人口增長率變動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時期該省(區、市)人口總數
A. 持續上升 B. 持續下降 C. 先減后增 D. 先增后減
【2】推斷圖示時期該省(區、市)人口機械增長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城鎮房價增長快 B. 產業升級和轉移
C. 經濟水平持續下降 D. 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云南昆明地區農業生產發生了較大變化,該區主打花卉和煙草。下圖為昆明附近產業轉化的構思,Ⅰ表示煙草業的變化,Ⅱ表示花卉業的變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近年來,該區域主打花卉業的氣候資源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區域發展花卉業的基地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解決保鮮、開發新品種等問題,從而使花卉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最重要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產業轉化的意義有 (雙選)( )
A.降低運輸成本
B.使卷煙的產量增加
C.既有益于生態,又美化生活
D.消除不可持續發展的隱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類社會演進和人地關系兩幅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甲所示三種社會形態中,哪些屬于圖乙所示人地關系原理的范疇?
(2)在我國江南丘陵地區廣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態環境變化有哪些?
(3)列舉中國古代不利于生態平衡的農業生產活動。
(4)影響人地關系演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