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國玉米生產區分布、種植與收獲玉米的時間圖表”。該國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產區,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國。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該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國主要位于北非地區
B. 該國降水比同緯度西部沿海國家少
C. 該國經濟落后,以出口農礦產品為主
D. 該國大牧場放牧業發達
【2】玉米主產區收獲玉米的季節,甲地區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A. 甘蔗 B. 小麥 C. 柑橘 D. 棉花
【答案】
【1】D
【2】C
【解析】本題以世界區域地理為載體,主要考查學生空間定位能力。可以根據經緯度及陸地輪廓判斷世界主要國家,了解不同氣候區的農作物分布及生長季節和收獲季節。難度不大。
【1】讀圖根據經緯度判斷,該國是南非。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A錯。該國同緯度西部地區受沿岸寒流影響,降水少,所以該地降水比該國同緯度西部多,B錯。南非經濟相對發達,工礦業發達,C錯。南非大牧場牧羊業發達,D對。故選D。
【2】該國玉米收獲期在4-6月,南半球是秋季。甲地區是地中海氣候,是亞熱帶水果的主要產區 ,所以收獲的是柑橘,C對。甘蔗為熱帶地區水果,A錯。小麥的收獲季節是夏季,應是12-2月份,B錯。該國氣候不適宜棉花生長,D錯。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4年11月1日6時40分左右,嫦娥五號測試飛行器在內蒙古預定區域順利著陸。圖甲為著陸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示意圖(①~④為二分二至),圖乙是該飛行器著陸時的地球光照示意圖(AB為晨昏線)。讀圖回答下題。
圖甲 圖乙
【1】
A. 由①到④時,公轉速度先快后慢 B. 由④到③時,南京晝長夜短
C. 由③到②時,海口正午太陽高度角漸大 D. 由②到①時,西風帶總體南移
【2】
A. 11月1日0時20分 B. 10月31日23時40分
C. 11月1日12時20分 D. 10月31日12時4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人口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圖說明該地區
A. 城市化程度很高
B. 城市人口是2500萬
C. 大約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 人口密度較大
【2】形成上述這種人口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
A. 受國家政策的影響
B. 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C. 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對農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
D. 城市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箭頭表示人口移動的狀況,回答下列問題。
【1】有關A、B兩圖所表示的現象分別是
A. 逆城市化 郊區城市化
B. 城市化 城市化
C. 郊區城市化 逆城市化
D. 城市化 郊區城市化
【2】下列有關逆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逆城市化現象就是城市化現象的反向運動
B. 逆城市化現象最早出現在美國
C. 逆城市化現象使整個市區的人口增長迅速
D. 大城市城區的環境質量下降是促進逆城市化現象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遷移率(凈遷入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隨時間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區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時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③時期以后人口遷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
A. 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出 B. 生態環境惡化
C. 技術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遷
【3】提高環境承載力的直接方法是
A. 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B. 大量遷入人口
C. 進行人工降水 D. 利用區域外的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地形地質剖面——水循環局部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D處建一海水淡化工廠,從水循環角度,其類似于哪種水循環過程?圖示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關系怎樣?目前,人類活動施加影響最多的承循環環節主要是什么?其主要的具體措旌是什么?
(2)在那些自然條件下,環節⑥輸水量會很大?
(3)圖中,如D地區過量開采地下水,會對當地環境產生那些可能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