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各題。
【1】設A.B兩點和BC 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分別為 L1 和 L2,則
A.L1和 L2 相等
B.L1 約為 L2 的一半
C.L2約為 L1 的 1.5 倍
D.L1 約為 L2 的兩倍
【2】若飛機從圖中 B 點飛往 D 點,沿最短航線飛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東B.一直向西
C.先向東南,再向東北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是“亞歐大陸氣溫等距平線略圖”。氣溫距平值是指該地氣溫與同緯度平均氣溫的差值。下圖中,A、B兩地(圖中黑點)分別位于不同等距平線上。
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若A地(大陸西岸)1月均溫是5℃,則最符合B地(大陸東岸)1月均溫的是
A. -16℃B. -14℃C. -11℃D. -7℃
【2】下列關于導致亞歐大陸東西岸氣溫距平值差異主要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東岸有暖流影響且地勢很高,所以數值較小
B. 西岸有暖流和西風的影響,所以數值較大
C. 東岸的太陽輻射較弱,所以數值較小
D. 西岸終年多雨,大氣的保溫效應明顯,所以氣溫較高,數值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某島國人口容量數據”,下圖為“該國不同人口增長方式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表中反映環境承載力的數據是
A. 25萬 B. 30萬 C. 35萬 D. 45萬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居民的膳食結構 B. 當地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消費水平
C. 一個地區的資源狀況 D. 以社會的生活習慣與習俗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年4月6日18時(北京時間)某區域地面天氣圖,此圖示區域大部分地區表土解凍,地表干燥。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甲地相比,乙地
A. 降水較少B. 氣壓較高
C. 對流較弱D. 風力較大
【2】虛線范圍內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 黃沙漫漫,大氣能見度低B. 暴風驟雨,洪澇災害嚴重
C. 烈日炎炎,茶樹大量枯萎D. 秋高氣爽,樹葉逐漸凋落
【3】此時,地球上與丙地處于同一天的區域面積與地球總面積的比例是
A. 等于1/4B. 小于1/4C. 大于3/4D. 小于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天氣系統圖(單位:hPa),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①②③④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地位于高壓脊
B. ②③兩地天氣晴朗
C. ①、④兩地的風向大致相同
D. ②地位于冷鋒鋒前,③地位于暖鋒鋒后
【2】①②③④四地中,風力最大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3】下面氣壓變化,最可能是乙處天氣系統過境造成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4】甲、乙兩處天氣系統比較,甲一定
A. 氣溫低B. 風力大C. 氣壓高D. 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2010年我國各省級行政區各因素與遷入人口落戶率的相關系數表,高素質人才比=(遷入人口中的大學本科人數+研究生人數)/該地區總遷入人口數,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據表判斷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外遷入人口落戶率影響最深刻的因素主要是( )
A.市民化成本B.產業吸引C.生活吸引D.社會福利
【2】下列地區中,省級行政區外遷入人口落戶率和高素質人才比都高的地區是( )
A.東北地區B.西南地區C.京滬地區D.西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地理環境要素聯系示意圖”。讀圖,完成小列各題。
【1】圖中①~④方框相應內容的排序,正確的是( )
A. 生物多樣性減少、調蓄能力減弱、洪澇災害加劇、糧食產量下降
B. 洪澇災害加劇、調蓄能力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糧食產量下降
C. 調蓄能力減弱、洪澇災害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糧食產量下降
D. 糧食產量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調蓄能力減弱、洪澇災害加劇
【2】關于圖示地理環境要素間關系揭示的原理,敘述錯誤的是( )
A. 地理環境各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B. 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的總體特征是不一樣的
C. 地理環境一個要素變化可導致其他要素相應變化
D. 某地理環境的改變會導致其他環境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新疆地區圖。
材料二:L湖是新疆最大淡水湖,近年演變成微咸水湖,右圖為L湖及周邊地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L湖是淡水湖,請據圖說出依據并說出乙河對L湖的作用。
(2)據圖分析山脈A南北兩側綠洲分布的差異及原因。
(3)20世紀50年代,B河流域下游還是廣袤的水草豐盛的濕地;現在,這里湖泊干涸,一片鹽堿和流沙。若恢復B河下游的生態環境,你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