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干熱巖是指溫度大于 200℃,埋深數千米,內部不存在流體或僅有少量地下流體的高溫 巖體,它的分布幾乎遍及全球。通過深井將高壓水注入地下 4-8 千米的巖層,使其滲透進 入巖層的縫隙并吸收地熱能量;再通過另一個專用深井(相距約 200-600 米左右)將巖石 裂隙中的高溫水、汽提取到地面;取出的水、汽溫度可達 150-200℃,通過熱交換及地面循 環裝置用于發電;冷卻后的水再次通過高壓泵注入地下熱交換系統循環使用。目前,我國 在積極探討干熱巖發電的基本原理和技術。據統計,利用干熱巖發電的成本僅為太陽能發 電的十分之一。下圖為干熱巖發電原理示意圖。
(1)說明利用干熱巖發電與風力發電相比具有的優勢。
(2)簡析我國積極探討研究開發干熱巖的原因。
(3)我國青藏高原腹地發現大規模的可利用干熱巖資源,但未大規模開發利用。試分析其 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山峰周圍情況示意圖,假若積雪邊緣氣溫為 0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此時,c 點的氣溫大約為( )
A. 0.6 ℃ B. 1.8 ℃
C. 2.5 ℃ D. 4.6 ℃
【2】沿圖中 a~b 剖面線所繪制的地形剖面圖 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幔中的巖漿在某個固定位置具有強烈上升的趨勢,稱之為“熱點”,當板塊上的薄弱部位經過“熱點”時往往形成火山噴發,隨著板塊移動,這種“熱點火山”形成連串的火山錐,在海洋上則形成島鏈。下圖示意某海洋的島鏈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可知,“熱點”位于圖中的( )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2】下列時段板塊移動平均速度最慢的是( )
A. 距今 100-120 百萬年 B. 距今 120-140 百萬年
C. 距今 140-160 百萬年 D. 距今 160-180 百萬年
【3】由島鏈的分布可知,此板塊的移動方向為( )
A. 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 先往東南再往正南
C. 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 先往正南再往東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紅色荒漠”是指在我國南方濕潤紅土地區的土地荒漠化。這些地區地形以丘陵及山區為主,由于高強度的經濟活動和濫用資源(主要是砍伐森林),植被覆蓋率在30%以下,加之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易形成水土流失,土地生產力下降,土地資源喪失,導致紅壤裸露,形成“紅色荒漠”。
材料2:“紅色荒漠”形成結構示意圖。
(1)根據上圖和文字資料,分析南方“紅色荒漠”形成的潛在自然原因和主要人為原因,將下列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對應字母的橫線中。
①破壞植被 ②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③人口增加 ④水土流失 ⑤自然條件
A , B , C , D , E。
(2)南方地區“紅色沙漠”的形成對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可以描述為( )(選擇填空)
A.當地表層土壤的流失
B.當地地表變得崎嶇不平
C.下游易淤積河道和湖泊
D.下游形成沉積平原
(3)簡要說明防治南方地區“紅色荒漠”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圈層結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地球外部圈層中,是___________圈。
(2)地震波在通過界面B時速度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巖漿的發源地位于圖中____________(填數字)。
(4)數字②表示地球的__________層,數字⑧表示地球的___________層。
(5)下列有關地球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②圈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B.④圈層的厚度陸地較海洋大
C.⑤圈層橫波不能穿過 D.⑦圈層的物質狀態為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世界上利用茶樹最早的國家。茶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光照是茶樹生存的首要條件,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對紫外線有特殊的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讀“我國2009~2014年茶葉產量及茶葉產值重心轉移路徑圖”,完成下題
2009~2014年間我國茶葉生產重心整體西移,下列原因錯誤的是
A. 西部地區氣候更為濕潤,更適合茶葉的生長
B. 西部地區適合種植茶葉的地域廣,山地丘陵面積大
C. 西部地區勞動力成本比東部更低
D. 隨著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交通條件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函數f(x)=|x﹣a|+|2x﹣1|(a∈R). (Ⅰ)當a=1時,求f(x)≤2的解集;
(Ⅱ)若f(x)≤|2x+1|的解集包含集合[ ,1],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四幅圖分別示意四座山地南北坡的植被或氣候要素隨海拔的變化情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四座山地的共同特征是
A. 南坡都是陽坡 B. 南坡都是迎風坡
C. 山頂都有永久積雪或冰川分布 D. 陽坡都是迎風坡
【2】甲、丁兩山地所在區域
A. 分別處于亞熱帶大陸的東、西兩側 B. 冬季都盛行西南風
C. 河流汛期出現的季節相反 D. 南坡的光熱條件都優于北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