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河流眾多而短小,漁業資源豐富。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印度尼西亞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爪哇島地處板塊邊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巖高原和山地,山間多寬廣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1)爪哇島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2)分析印度尼西亞漁業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
(3)簡述爪哇島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
【答案】
(1)
原因:①地處熱帶;②周圍水域廣闊;③地形復雜;④空氣對流強烈。
(2)
原因:①島嶼多,海域廣闊;②熱量充足,生物生長速度快;③入海河流眾多,餌料豐富。
(3)
措施:①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推行生態模式,優化種植結構;③加強科技研發、應用與推廣;④提升產業化水平,延長產業鏈。
【解析】(1)對流雨以低緯度最多,降水時間一般在午后,特別是在赤道地區,降水時間非常準確。早晨天空晴朗,隨著太陽升起,天空積云逐漸形成并很快發展,越積越厚,到了午后,積雨云洶涌澎湃,天氣悶熱難熬,大風掠過,雷電交加,暴雨傾盆而下,降水延續到黃昏時停止,雨后天晴,天氣稍覺涼爽,爪哇島地處熱帶,周圍水域廣闊,地形復雜,空氣對流強烈,形成雷雨。(2)本題考查海洋生物資源。一般來說大陸架海區,營養物質充足,漁業資源豐富,該地區還可以從緯度位置、海域面積方面進行考慮。(3)本題考查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結合印尼自然地理特征和社會經濟狀況及種植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分析解決解決問題的措施,從而使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具體措施有①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推行生態模式,優化種植結構;③加強科技研發、應用與推廣;④提升產業化水平,延長產業鏈。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都市圈是城市體系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呈現的空間結構形式。下圖示意我國某省都市圈位置,表中為1997-2006年該省部分統計資料。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該省都市圈的地理特征是
A. 經濟發展水平位居全國最高 B. 區域發展處于后工業化階段
C. 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主要出海門戶 D. 近港澳區域、地理位置優越
【2】為充分利用當地區位優勢,該省的壽光市可以著力發展
A. 資金導向型工業 B. 原料導向型工業
C. 技術導向型工業 D. 市場導向型工業
【3】該省都市圈在城市化進程中
A. 已處于逆城市化階段 B. 工業化進程停滯不前
C. 中心城市開始衰落 D. 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是城市發展的必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熱點區域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示地區主要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B.全年高溫多雨
C.全年高溫且降水稀少
D.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
(2)過往甲乙海區的船只可能遇到的情況是( )
A.由甲海區進入乙海區,吃水變淺
B.載重相同的情況下,由乙海區進入甲海區比由甲海區進入乙海區速度要快
C.通行于甲乙海區的中國貨船多是超大型油輪
D.由中國駛入甲乙海區,手表時針要調快5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載一個APP.繳納一定數額的押金,就能以每小時0 5到1元的價格解鎖一輛自行車任意騎行……近年來,共享單車在中國迅速走紅,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下圖為“某城市一周內共享單車與地鐵分時段使用頻率統計圖”。根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與地鐵相比,關于共享單車使用高峰描述正確的是( )
A. 周末共享單車不存在早高峰
B. 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共享單車更明顯
C. 周末共享單車高峰不明顯
D. 共享單車與地鐵的高峰在時間上完全同步
【2】共享單車的特征包括( )
A. 從城市空司看早高峰外擴性顯著、晚高峰內聚性顯著
B. 騎行以短時間、短距離出行為主
C. 共享單車的接駁功能微弱
D. 主干道承擔的騎行最較小
【3】共享單車的出現( )
A. 使外環附近地鐵站服務范圍縮小 B. 延長了市民的消費時間
C. 使中心市區地鐵站的服務范圍顯著擴大 D. 使地鐵的窖流量銳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植被凈初級生產力(簡稱NPP)是指在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數量。左圖示意研究區范圍,右圖示意研究區2001~2010年間年NPP的變化。據此完成下列單選題。
【1】【1】觀測結果顯示,研究地區不同植被類型的年NPP大小順序為:常綠闊葉林>混交林>草地>農田植被>落葉闊葉林>濕地。由此推測,年NPP最大的地區是 ( )
A. 洞庭湖平原 B. 東南丘陵 C. 山東丘陵 D. 華北平原
【2】【2】2001~2010年間,研究地區年NPP呈顯著波動狀態。這種波動主要是因為 ( )
A. 植被類型的變化 B. 土壤肥力的變化
C. 霧霾天數的變化 D. 水熱狀況的變化
【3】【3】研究結果表明,2001~2010年間洞庭湖平原年NPP呈顯著增加趨勢,主要原因是 ( )
A. 種植結構和技術變化 B. 城市化進程加快 C. 退耕還湖 D. 圍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由于石油短缺,引發了廣東建立石油儲備基地的機制,從石化工業基礎或海運條件考慮,廣東的石油儲備基地應選擇在( )
A. 廣州 B. 茂名 C. 湛江 D. 中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函數f(x)=|x﹣a|. (Ⅰ)若不等式f(x)≤m的解集為[﹣1,5],求實數a,m的值;
(Ⅱ)當a=2且0≤t<2時,解關于x的不等式f(x)+t≥f(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印度洋西北部海域涌升流的形成”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北半球的季節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涌升流對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影響有( )
A.大氣以上升運動為主
B.沿岸地區降水量增加
C.沿岸地區海洋生物增多
D.表層海水溫度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