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有學者認為我國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人口斷崖式下降的問題。完成下面小題。
【1】未來我國可能出現人口斷崖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高 B. 死亡率高 C. 出生率低 D. 死亡率低
【2】針對該問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調整計劃生育政策,適度鼓勵生育 B. 提升大國實力,鼓勵外籍移民進入
C. 完善養老保障制度,延長人均壽命 D. 放開戶籍制度,促進國內人口流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 基礎設施落后
C. 自然資源不足 D. 水土流失嚴重
【2】我國政府推動西部經濟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 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B. 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競爭
C. 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 D. 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調查發現,長白山西北坡為凍害高發區,完成下面小題。
【1】長白山山麓地帶的主要植被類型為
A. 針闊混交林 B. 針葉林 C. 硬葉林 D. 常綠林
【2】長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凍害高發,主要是因為該坡
A. 冬季氣溫最低 B. 年降水最少
C. 年光照最弱 D. 冬季風力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乳畜業與大牧場放牧業均是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既有大牧場放牧業的分布,又有乳畜業分布的是 ( )
A. 美國、阿根廷 B. 澳大利亞、美國
C. 南非、阿根廷 D. 西歐、中歐
【2】西歐是世界上重要的乳畜業分布區,下列對其敘述正確的是( )
A. 西歐乳畜業的發展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無關
B. 西歐乳畜業主要是大型牧場,生產對象是奶牛
C. 西歐乳畜業分布地區,氣候溫涼,多雨多霧,只能種植多汁牧草,而不能種植其他作物
D. 西歐乳畜業機械化水平高,緩解了勞動力資源短缺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村”早已不是新名詞,身為小小地球的普通“村民”,飲食起居之間就可見商品、服務、資本、信息和技術的跨國流動。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下列活動或提法符合“地球村”含義的是
①網上購物 ②信息高速公路 ③全球人類共享平等幸福的生活 ④經濟全球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
【2】“地球村”的出現是
A. 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必然結果
B. 世界各國共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結果
C. 世界交通、網絡通信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D.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精心籌劃的必然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副熱帶高氣壓帶被亞歐大陸的氣壓中心切斷時,回答下列問題。
【1】日本東京港及印度孟買港的風向分別為( )
A. 西南風;東南風 B. 西北風;東北風
C. 西南風;東北風 D. 東南風;西南風
【2】下列古詩中,描述我國該季節氣候特征的是( )
A.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B. 仲夏哭夜短,開軒納微涼
C.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D.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3月12日早,河北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很低,給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帶來不便。完成下面小題。
【1】【1】濃霧天氣使能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 濃霧吸收地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 B. 濃霧削弱了地面輻射
C. 濃霧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 D. 濃霧改變了太陽輻射的波長
【2】【2】深秋初冬時節也是該地大霧多發期,這其中的道理是( )
A. 晝夜溫差減小,水汽易凝結,但風力微弱,水汽不易擴散
B. 晝夜溫差減小,水汽不易凝結,直接懸浮于大氣中
C. 晝夜溫差較大,水汽不易凝結,直接附著在地面上
D. 晝夜溫差較大,水汽易凝結,且該季節晴好天氣多,有利于揚塵的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的研究團隊稱,印度經濟于2016年喜迎開門紅,躋身全球經濟主引擎之列;這主要得益于近年來歐美、日本、中國等國家及地區的資本和產業的進入;而在“一帶一路”的帶動下,印度經濟還將繼續快速增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中國資本和企業進入印度主要考慮的是
①勞動力因素 ②內部交易成本 ③市場因素 ④技術水平 ⑤能源因素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2】印度參與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有
①瀕臨印度洋,對外交通便利 ②自然資源豐富,有利于經濟發展
③經濟較為發達,國內資金充足,利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④人口眾多,利于參與全球分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西省中南部山區屬于我國丘陵山區,由于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水土流失嚴重,造成基巖裸露,地表出現類似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故稱為“紅色荒漠”。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A. 過度放牧 B. 開山取石 C. 濫伐森林 D. 環境污染
【2】上述情況反映了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
A. 使環境更不穩定,更易引發自然災害
B. 產生新的環境,更不易引發自然災害
C. 使環境更穩定,更不易引發自然災害
D. 使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