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澇災與洪災的共同點是地表積水(或徑流)過多,區別是澇災因本地降水過多而造成,洪災則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解答 解:(1)由題中材料可知,該地位于我國江南丘陵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降水較多,且多暴雨.
(2)由題中等高線信息可知,該區域多山,且海拔不高,以低山丘陵為主,居民地處山谷區域,根據指向標,居民點附近的河流流向為由東北向西南.
(3)洪災的發生往往受降水和地形的影響較大,降水多且集中,地勢低洼不易排水的地區易發生洪災,該地位于我國江南丘陵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且多暴雨,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居民點位于河谷,地勢低洼,上游有大面積的集水區域,所以一遇暴雨,河水暴漲,易發生洪災.降水過多淹沒農田,使農作物絕收,造成澇災.
(4)當地居民點易遭洪災的原因可從降水、水文水系、地形等方面分析,應對措施要緊扣原因,措施合理有效即可.
故答案為:(1)亞熱帶季風氣候;海陸熱力差異;夏季多雨.
(2)丘陵(低山丘陵);山谷;由東北向西南.
(3)洪災;澇災.
(4)原因: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多暴雨.居民點地處谷底河邊,其河流上游地區集水面積較廣.暴雨時流水在谷底匯集,河水暴漲,易淹沒農田和房屋.措施:將居民點遷向合理的位置(地勢較高、地形起伏和緩,既不受洪水威脅又無地質災害隱患的地方);修建水庫攔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等.
點評 本題以我國江南丘陵區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洪澇災害的成因、解決措施.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傳播流感病毒,誘發呼吸道疾病 | B. | 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氣污染 | ||
C. | 加重大氣的酸性,腐蝕文物古跡 | D. | 影響大氣能見度,引發交通事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經濟發達 | B. | 人口老齡化嚴重 | C. | 文化水平高 | D. | 自然條件優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洋流①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作用 | B. | 洋流②為西風漂流 | ||
C. | 洋流③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 | D. | 洋流④為赤道逆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
B. | 人口密度十年來大幅減小 | |
C. |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長 | |
D. | 城市人口數量十年來增長50%以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