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海市區及郊縣人口密度變化圖,完成(1)--(3)題。
(1)上海市人口變化的特點是( )
A.人口規模呈減少趨勢 B.上海市區的人口密度在大幅度減小
C.郊縣人口規模在減小 D.市區人口規模在減小
(2)隨著上海市區人口密度的變化,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
A.資金、技術由市區向郊縣擴散 B.工業污染由郊縣向市區轉移
C.郊縣農業產值中種植業比重升高 D.上海市用地規模總量不變
(3)人口密度變化的原因主要是( )
A.上海市區土地價格高、環境較差
B.磁懸浮列車的建設,使交通變得非常便利
C.上海郊區乳畜業和園藝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人口
D.上海市區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人口出現負增長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森林與環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所示森林的環境效益有 、 、 、 。
(2)此外,森林對城市還有 、 等作用,對農業生產還有 、 等作用。
(3)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生產有機物。在雨林中有機物在地表很快分解,這對雨林產生了什么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海洋水域占地球表面積70%以上,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人類加速了對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假如開發過度,將會導致海洋生物資源的枯竭。據此完成(1)~(3)題。
(1)海洋生態系統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藻類 B.蝦類 C.魚類 D.哺乳類
(2)要使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就必須保持海洋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對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來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B.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保持動態平衡
C.植物與動物的數量相等
D.生物成分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
(3)為合理開發和保護海洋魚類資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全面禁止捕撈 ②實行休漁期,劃分休漁區
③控制漁網網眼大小 ④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7遼寧模擬有位城市管理專家曾提出一個假設:如果北京的垃圾一個月沒人清理,將會是什么樣子?答案不言自明:簡直是無法想象!也有經濟學家提出過另一個假設:如果把北京垃圾中可以利用的成分回收起來,將意味著什么?結論是:那將是一筆重大的財富!“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在許多國家,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已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產業。據此完成(1)~(2)題。
(1)許多城市被垃圾包圍,解決的最好辦法是( )
A.將垃圾進行焚燒處理
B.將垃圾進行填埋處理
C.將垃圾中的有機成分用來生產二次新能源
D.將垃圾運到遠離城市的地方
(2)以下關于垃圾的正確說法是( )
A.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垃圾的產生量將會越來越少
B.實行垃圾的分類放置回收,是變垃圾為資源的最好方法
C.盡量減少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是減少垃圾的最佳方法
D.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都是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a曲線表示____________,b曲線表示_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位于海區____________。
(2)圖中A表示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緯度海區;B表示____________,主要分布____________在緯度海區。
北半球海洋熱量收支隨緯度的變化圖
(3)全球表層海水的水溫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全球海水熱量收支總體上是___________。
(4)全球低中高緯度海水熱量的收支平衡是通過____________實現的。
(5)海水溫度除受緯度因素影響外,還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某區域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有關該區域地勢和河流的敘述可信的是:
①戊地海拔低于丙地
②甲地潛水位低于丙、丁兩地潛水位
③該河流流向西南→東北
④河流左岸潛水補給河流水,右岸河流 水補給潛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關于該區域說法錯誤的是:
①北京位于該區域的東北方 ②該區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③圖中河流可能出現凌汛現象 ④該區域是我國主要冬小麥產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4年1月15日,美國宇航局向“勇氣”號火星車發出了駛下登陸平臺的指令,該火星車的主要使命是尋找著陸區域是否存在過液態水的證據,這將有助于加深對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進化等的認識。讀表中的相關數據,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行星 | 質量(地球為1) | 體積(地球為1) | 公轉周期 | 自轉周期 |
地球 | 1.00 | 1.00 | 1年 | 23時56分 |
火星 | 0.11 | 0.15 | 1.9年 | 24時37分 |
(1)在八大行星中,人類首選火星作為探索生命起源和進化的行星,主要是因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現象與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現象很相似,主要表現為( )
①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氣層所包圍 ②火星、地球自轉周期的長度都比較適中 ③火星、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都比較適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變化,且四季的長度一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2)液態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下列敘述中與地球“液態水存在”有密切關系的是( )
①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 ②地球上晝夜更替的周期比較適中 ③地球上大氣層白天對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對地面有保溫效應 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比較適中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圖,完成(1)--(3)題。
(1)圖示地區工商業發達的原因是( )
A.緯度較低,熱量豐富 B.緊靠海洋,用水方便
C.農業發達,糧食充足 D.海陸交通十分方便
(2)B地區地理環境的特點是( )
A.1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下 B.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下
C.水田集中連片 D.溫暖時期較長
(3)圖示地區所臨海洋是( )
A.黃海與渤海 B.東海 C.黃海與東海 D.南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