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0年,上海市近郊區與遠郊區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別增長80.2%和61.4%。郊區人口密度增幅遠高于城區。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區和城區制造業產值比重的變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間集聚的變化可以顯示( )
①城區工業用地大多轉變為商業用地 ②城區居住用地大多轉變為商業用地
③郊區農業用地部分轉變為工業用地 ④郊區農業用地部分轉變為居住用地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大陸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小題。
【1】該大陸上分布面積最廣的森林是
A.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 熱帶雨林 C. 溫帶落葉闊葉林 D. 亞寒帶針葉林
【2】關于圖中數碼代表的地理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地是夏季易發生火災 B. ②地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C. ③平原主要的經濟作物是甘蔗 D. ④地臨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中種集團)在我國不同地點建立玉米育種中心和試驗站,并嘗試改傳統的均勻種植方式為寬窄行種植方式(下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中種集團在海南三亞建立育種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土地成本 B. 提高科技含量
C. 縮短作物生長周期 D. 減少作物病蟲害
【2】與傳統的均勻種植方式相比,寬窄行種植方式的突出優點是
A. 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B. 改善作物通風與透光條件
C. 減少農田的施肥量 D. 減少分苗間種的工作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00—2011年間我國天然氣資源生產與消費的空間遷移情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2000—2011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重心的變化趨勢是
A. 持續向西北移動 B. 先向西北后向東南移動
C. 持續向東南移動 D. 先向東南后向西北移動[來
【2】生產與消費重心的空間距離變化將會
A. 促進東部產業結構的調整 B. 解決東部嚴重的霧霾問題
C. 阻礙西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D. 降低西北地區環境承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國上海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線路示意圖,此趟班列采用“公鐵聯運”方式(“公鐵聯運”是指公路及鐵路兩種運輸方式的聯合運輸,通常是以集裝箱為運輸單元,完成貨物的全程運輸),全長約11000公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鐵路運輸相比,公鐵聯運的主要優勢體現在
①靈活性更強 ②管理要求更低
③連續性更好 ④運輸效率更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下列關于“中歐班列”沿線地理環境的描述,與實際相符的是
A. 杜伊斯堡所在地區水田遍布稻香陣陣
B. 沿線城市中上海的年降水量最為豐富
C. 在列車行駛沿線不會看到連綿的沙丘景觀
D. 沿途景觀的變化體現了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西歐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④處海拔可能為115米
B. ④處可看過境省道全貌
C.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D. 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2】某極限運動俱樂部在①處從崖頂到崖底開展繩降比賽,運動員準備的繩長最短需
A. 20米 B. 30米
C. 50米 D. 60米
【3】極限運動員乘著皮筏順②-③河段從上游往下游漂流,他們的漂流方向是
A. 西北向東南 B. 東南向西北 C. 東北向西南 D. 西南向東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渠化是指將城市內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為直立砌墻或混凝土墻,把天然河道變成人工明渠,讀圖4,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各地在城市化過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現象,其主要作用是
A.改善城市供水條件
B.增強排污排澇能力
C.提升內河航運能力
D.增加休憩娛樂場所
【2】城市渠化對地理環境的負面影響是
A.河流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加重
B.阻斷與地下徑流的聯系,地下水位上升
C.底棲生物生存環境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D.河道取直,水質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福建省莆田市萩蘆鎮建有福建省最大的山區風電場,首次選用直徑90 m的大葉片風機,且朝向東北(如下圖所示)。下右圖為海峽兩岸部分區域圖。
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設計該地風電設施的密度和葉片朝向時,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的分布 ②年降水量 ③風頻 ④地形 ⑤日照時數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2】該省大力發展風電的原因是( )
①減少酸雨的危害 ②發電量大且穩定 ③因地制宜地發展可再生能源 ④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規能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