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澄碧河水庫位于廣西山區,因熱力作用,水庫建成蓄水后對局部地區氣候產生顯著影響,下圖是“水庫蓄水后庫區各月降水差值(指該月降水量與水庫蓄水前該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蓄水后庫區夏季降水變化與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 降水增多——水庫降溫慢,加強空氣對流
B. 降水增多——水庫增溫快,加強空氣對流
C. 降水減少——水庫增溫慢,減弱空氣對流
D. 降水減少——水庫降溫快,減弱空氣對流
【2】水庫建成蓄水后對局部地區氣候的影響有
①年降水量減少 ②降水季節變化增大
③氣溫年較差變小 ④氣溫日較差變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
(1)此日北半球為(節氣),南極圈內出現現象.
(2)A點的地理坐標是 , C點的日落時間是時.
(3)圖中A、B、C、D四點中在晝半球的點有 , 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
(4)圖中E點此時的太陽高度為 , 正午太陽高度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人口增長模式是:
A_____ _ B C_______ _
(2)圖中陰影部分表示人口____________,計算方法是 。
(3)圖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___ ___(填字母),目前按經濟發展水平來看,__________國家或地區大多屬于該類型。
(4)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已屬于“型”,這主要是因為我們長期堅持____________工作取得的。
(5)德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型”,該模式的特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通風廊道(即風道)能較好地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加快污染物擴散,提高城市的環境質童。城市道路是城市通風廊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讀某城市各功能區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提高城市環境質量角度考慮,該城市的主干道走向應該為( )
A.南北方向
B.東西方向
C.西北一東南方向
D.東北一西南方向
(2)甲圖例代表的功能區最可能是( )
A.住宅區
B.行政辦公區
C.文化區
D.工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游憩空間配置是休閑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城市優質生活環境營造具有重要意義。讀常熟市全年各功能區各年齡段人口量指數圖和各功能區人口比例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最需要進行生態游憩空間配置的功能區是( )
A.商務辦公區
B.商業活動區
C.生活居住區
D.工業生產區
(2)林地、草地、水域是城市生態游憩空間的主要微觀類型,在生活居住區最適宜設置( )
A.林地、草地、水域
B.草地、水域
C.林地、水域
D.林地、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城市T1年與T2年地價等值線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T1年與T2年期間,該城市用地的擴展方向是( )
A.向南、向西北
B.向東南、向西
C.向西北、向東
D.向西南、向北
(2)影響該市T1年與T2年地價最高值的因素分別是( )
A.歷史因素 經濟因素
B.經濟因素 政治因素
C.社會因素 行政因素
D.行政因素 環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下圖是中國某區域圖,右圖是天山自然帶垂直帶譜圖。
(1)塔里木河屬于水循環中的 環節;從地質構造角度,吐魯番盆地屬于 構造。
(2)本區域人口容量總體特征是 ,影響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
(3)天山南坡的高山草甸分布高度高于北坡,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天山迎風坡為 (填“北坡”或“南坡”),隨著海拔的升高該坡降水量的變化特點是 。
(4)圖中城鎮主要分布在 (填地貌類型),請說出其有利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不同時期人口密度與距市中心距離的關系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按照城市化發展進程,圖中四條曲線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一④一①
C. ③一④一①—② D. ④—③—②一①
【2】下列因素中對該城市人口密度的變化影響最弱的是
A. 交通運輸 B.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C. 地形、氣候 D. 城市規模
【3】該城市在現階段出現的現象是
A. 人口逐漸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
B. 城市中心區人口減少,工業在城市中心區日趨集中
C. 城市中心區經濟萎縮,城市化水平降低
D. 郊區第一產業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條件大幅度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下圖是我國南方部分省區圖。
材料二:茶樹喜溫暖、潮濕、蔭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環境。圖示區域省區是我國主要的茶葉生產地
(1)影響甲、乙兩地農業生產模式的主導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其農業地域類型都屬于___________。
(2)改革開放以來,乙地基塘農業和耕地面積均大幅減少,現存耕地主要種植蔬菜花卉和水果。分析這種變化的原因。
(3)簡述圖示省區茶葉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