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茶樹性喜溫喜濕,光照適中,怕澇。中國茶葉產區大致可劃分為西南、江南、華南和江北四大茶區。下面兩幅圖為中國2009年-2014年茶葉產量重心及茶葉產值重心轉移路徑圖。據此完成下列各小題。
【1】據圖,下列關于我國茶葉產量和產值重心轉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產量重心所在地的茶葉產量最大
B. 產量重心和產值重心持續向西移動
C. 產值重心呈北移趨勢說明北方茶葉產值大于南方
D. 產值重心的移動總體滯后于產量重心的移動
【2】吸引我國茶葉產量重心移動的主要地區是( )
A. 西南產茶區 B. 江南產茶區 C. 華南產茶區 D. 江北產茶區
【3】下列關于2009年-2014年間我國茶葉生產重心總體移動趨勢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有( )
①西部地區多山地丘陵,荒地多,氣候溫暖濕潤,產量增大②西部地區光照強烈,有利于茶葉進行光合作用,茶葉品質好③西部地區人力和土地成本比較優勢明顯④我國茶葉消費市場重心逐漸西移⑤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初春,北京經歷了一場四月雪,積雪初融之后某停車場空車位上出現了近千個“饅頭”狀的小雪堆。該停車場上鋪著方形的地磚,中間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每個“雪饅頭”都位于一塊方磚的正中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北京這場“四月飛雪”是由于
A. 春季迅速增溫導致的強對流天氣
B. 強冷氣團南下形成的冷鋒天氣
C. 暖濕氣流北上形成的暖鋒天氣
D. 冷氣團濕度增大而產生的明顯降水
【2】“雪饅頭”景觀的出現說明
A. 潔凈的雪不易融化,北京環境質量上升
B. 土地與磚地降溫速度不同
C. 土地與磚地對地熱傳導速度不同
D. 土地與磚地升溫速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城市交通問題是指道路交通中帶有普遍性的、經常性的和周期性的一種無效而有害的狀態,據統計大城市70%污染都來自城市交通。下圖反映了城市車速與污染程度的關系。
(1)據圖說明城市車速與污染程度的關系。
(2)針對這一問題,提出解決城市污染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中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典范。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交通、通信、水電、醫院、學校、商店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備,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搭建了良好的海外發展平臺,吸引了中國石油裝備、紡織服裝、新型建材、機械制造等產業落戶,被稱之為荒漠中的“工業綠洲”。這里吸引中國產業落戶的主要原因是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埃及與歐洲、非洲、西亞的許多國家和組織簽訂了條件優厚的貿易協定。下圖為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位置圖。
(1)分析我國選擇在蘇伊士建經貿合作區的主要地理原因。
(2)在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發展石化工業,你是否贊同,請說出理由。
(3)有人建議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可通過大力開采地下水來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請運用水循環原理分析其不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區域水資源循環利用模式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字母的含義表述正確的是
A.a表示污水收集,b表示污水處理
B.a表示污水處理,b表示污水排放
C.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水的利用
D.a表示污水處理,b表示水的污染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減少區內水體蒸發量
B.提高區內水資源重復利用率
C.增加區內降水量
D.增加地下水儲量
【3】如果區內某水體發生了富營養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來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減少來水墨和增加出水量
C.減少來水量和減少出水量
D.增加來水量和減少出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第22號臺風“彩虹”于10月4日下午在廣東湛江沿海登陸,最大風力有15級。據此回答以下兩題。
【1】臺風參與了水循環的哪一類型( )
A. 海上內循環
B. 陸地內循環
C. 海陸間循環
D. 不能確定
【2】若該圖表示海陸間水循環的模式圖,則最能代表“彩虹”登陸廣東的環節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紅腹濱鷸有遷徙習性,常在沙灘、沿海灘涂及河口覓食。下圖示意紅腹濱鷸遷徙路徑,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近幾年來,經停乙地的紅腹濱鷸數量銳減,且分布區域趨于集中,推測其原因主要是:
A. 灘涂濕地銳減 B. 全球氣候變暖 C. 人工捕殺增多 D. 空氣質量下降
【2】紅腹濱鷸越冬期間,與丙地相比,甲地:
A. 晝夜溫差較大 B. 平均氣溫較高 C. 太陽輻射更強 D. 平均風速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蘭位于歐洲中部,所產蘋果紅黃相間,口感甘甜,松脆多汁,以鮮食為主,在國際水果市場,波蘭蘋果向來以品質優良、種植技術先進、質量管控嚴謹而聞名,所產蘋果2/3出口,其中格魯耶為主產區;當地農戶蘋果種植面積少則幾十畝,多則上百畝,大多采用矮化密植的方式,并運用先進的滴灌技術,從種植、施肥、修剪到采摘、包裝、運輸等全部實現機械化操作,使蘋果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下圖示意波蘭地形。
(1)分析波蘭蘋果種植園采用灌溉技術的主要原因,
(2)請對波蘭蘋果“以鮮食為主”這一現象做出合理解釋,
(3)說出波蘭蘋果的種植經驗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下圖可知,該地
A. 城市化水平高 B. 工業發達
C. 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不協調 D. 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
【2】為促進該地區經濟的發展,應采取的措施為
A.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二、三產業 B. 發展農業科技,提高第一產業的比重
C. 以旅游業為主導,增加就業機會 D.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大第二產業的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