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區位于我國東南部沿海,毗鄰港澳。20世紀80年代受惠于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經濟發展迅速。20世紀90年代后,該地區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國矚目的成就。
材料二“廣東省及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分布示意圖”(圖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部分工業產值比重圖”(圖乙)。
(1)簡述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2)根據圖乙說明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發生了那些變化?
(3)近年來,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向粵東、粵西和粵北轉移。簡述產業轉移對產業遷入地的影響。
【答案】(1)①毗鄰港澳地區;②水陸交通便利;③國家政策支持;④勞動力豐富廉價;⑤市場廣闊;⑥廉價的土地資源等。
(2)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
(3)①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②就業機會增加;③加快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④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等。
【解析】
(1)珠江三角洲地區位于我國東南部沿海,毗鄰港澳地區,利于承接產業轉移。該地水陸交通便利,利于對外聯系。有國家政策支持,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土地資源等。該地市場廣闊。
(2)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由輕紡工業比重大,發展為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重大。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
(3)產業轉移對產業遷入地的影響,主要是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產業活動增多,就業機會增加。有利于加快遷入地的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加速了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導致遷入出環境質量下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歐洲某國1940~201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情況。讀圖回答下列各小題。
【1】該國人口達到頂峰的年份最有可能是( )
A. 1970年B. 1985年C. 2005年D. 2012年
【2】不能緩解該國目前人口問題的措施是( )
A. 鼓勵生育B. 推遲退休C. 接納移民D. 轉入產業
【3】關于人口合理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環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環境人口容量
C. 是指在保證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人口規模
D. 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較大的確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貝加爾湖湖面每年1~5月封凍,冰厚可達90厘米。下圖為貝加爾湖地區等高線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貝加爾湖( )
A. 結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B. 湖面中心結冰早于邊緣
C. 北部的封凍期長于南部D. 位于山谷導致冰層較厚
【2】貝加爾湖對湖區環境的影響是( )
A. 結冰時使氣溫降低B. 融冰時使氣溫升高
C. 冰層增加空氣濕度D. 減小了氣溫年較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東濰縣蘿卜屬于秋蘿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傳統栽培以露地為主,8月上、中旬播種,10月下旬一11月上旬收獲,為耐寒性蔬萊。種子發芽最適宜的溫度為20°C-25℃,葉片生長溫度為15°C-20°C,肉質根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C-18℃;高于25℃時,植株生長弱,產品質量差,低于1℃時,肉質根易受凍害。
濰縣蘿卜種植歷史悠久,肉質翠綠,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青睞。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遭遇瓶頸期,銷量受阻,產值下降。近年來,在政府引導、科研單位和農業主管部門積極配合下,形成了企業加基地、基地連農戶,生產、加工、稍售一體化的新生產模式,使產品真正達到無會害、綠色食品要求,并出口到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國。下圖分別示意山東該縣地形和氣候要素分布。
(1)指出山東濰縣蘿卜種植的優勢自然條件。
(2)說明日本、韓國從我國大量進口蘿卜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某地區土地退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區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水侵蝕B. 風力侵蝕C. 物理風化D. 化學溶蝕
【2】從氣候特征的相似性角度分析,圖可表示我國土地退化的區域是( )
A. 南方低山丘陵區B. 黃土高原地區
C. 云貴高原D. 西北內陸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悉尼某考察船,對南北極地區進行科考,途經圖(世界地圖)中的M、N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M地位于
A. 西半球 B. 高緯度 C. 北溫帶 D. 極晝極夜區
【2】科考船從悉尼出發沿最短航線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
A. 東北 B. 東南 C. 西北 D. 西南
【3】考察船到達M地時,依次向正西、正北、正東、正南方向分別航行200千米,對其附近海域進行勘察,最終位置在
A. M地正北 B. M地正東 C. M地正西 D. M地正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倚山偎翠,方圓錯落,似古堡巍峨蒼樸,像地下冒出的‘蘑菇’絢麗多彩。以生土夯筑,卻巧奪天工。安全堅固,防風抗震,冬暖夏涼,陰陽調和”。
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下圖所示的傳統民居中與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A. 福建土樓B. 陜西窯洞C. 北京四合院D. 云南竹樓
【2】傳統民居可以反映鄉村聚落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福建土樓主要受地形條件影響B. 陜西窯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響
C. 北京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條件影響D. 云南竹樓主要受氣候條件影響
【3】從風水學上說,我國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門、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邊),關于這一說法從地理角度理解正確的是
A. 南面河流湖泊密布B. 朝南陽光足氣溫高
C. 南面地形平坦開闊D. 朝南土壤肥沃深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貝加爾湖(如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監測表明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千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小題1)貝加爾湖形成于
A. 地殼斷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C. 河流改道 D. 滑坡阻斷河流
【2】(小題2)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且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說明
A. 湖區降水量加大 B. 入湖徑流增多 C. 湖盆在加深 D. 入湖泥沙增多
【3】(小題3)貝加爾湖湖水更新緩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湖面蒸發弱 B. 湖泊面積大 C. 湖水鹽度低 D. 湖水深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游客在列車上拍攝的西藏太陽能發電的景觀圖片,圖中的箭頭表示列車行進方向。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游客在拍攝圖片時,火車的行進方向是 ( )
A. 東北 B. 東南 C. 西北 D. 西南
【2】以下四個城市設計安裝太陽能集熱板時,水平傾角最大的應該是( )
A. 上海 B. 濟南 C. 北京 D. 長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