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表1,太原與天津空氣質量周報(2008年6月某周)
污染指數 | 首要污染物 | 空氣質量級別 | |
太原 | 218 | TSP | IV |
天津 | 82 | TSP | II |
注:TSP為總懸浮顆粒 |
材料二:下圖:太原市主要功能區分布圖
(1)讀表1分析:兩城市首要污染物都是TSP, 其產生的人為原因是_________,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太原比天津污染指數高很多,原因何在?
(2)根據太原、天津所處經濟地帶的特征,簡述兩城市在經濟發展上的互補性。
(3)讀圖,判斷太原城市布局形式,并指出其影響因素。
(4)據圖判斷太原市工業區與居住區的區位關系是否合理,并舉實例說明。
(1)燃煤;太原是煤化工城市,煤炭消費量較大;天津是綜合性工業城市,煤炭消費量較小。太原氣候干旱,位于河谷盆地,地形較封閉,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天津位于濱海平原,氣溫濕潤,地形開闊,風力較大,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
(2)太原為天津提供煤炭、電力,天津為太原提供資金、技術和多種工業品。
(3)分散疏松式(或組團式);河流阻隔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是城市環境面臨的兩大問題,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7年12月1日,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消息,全國重點城市(部分)空氣質量狀況如下:
城市 | 污染指數 | 首要污染物 | 級別 | 狀況 |
北京 | 136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天津 | 101 | 二氧化硫 | Ⅲ 1 | 輕微污染 |
石家莊 | 12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秦皇島 | 93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太原 | 125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上海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京 | 76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蘇州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通 | 6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重慶 | 134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成都 | 17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2 | 輕微污染 |
材料二:“某市區與郊區天氣和空氣質量監測比較表”
監測要素 | 大氣中的污染物 | 年平均風速 | 全年云量 | 降水總量 | 年平均氣溫 | 年平均相對濕度 | |
微粒 | 氣體混合物 | ||||||
市區與效區比較 | 多10倍 | 多5—25倍 | 小20%—30% | 多5%—10% | 多5%—15% | 高0.5—3℃ | 少6% |
材料三:據國家有關部門估計,我國城市每年“生產”的垃圾約有1.5億噸,垃圾回收利用技術成為社會迫切需要的新興技術。圖15是某城市垃圾處理方法示意圖。
(1)太原大氣污染較嚴重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
成都、重慶大氣污染較嚴重,這是因為其自然環境的特征是 。
(2)分析材料三,寫出該城市垃圾處理方法中體現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等循環經濟原則的措施。
① ;
② ;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遼寧省大連市三十六中學高三壓軸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是城市環境面臨的兩大問題,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7年12月1日,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消息,全國重點城市(部分)空氣質量狀況如下:
城市 | 污染指數 | 首要污染物 | 級別 | 狀況 |
北京 | 136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天津 | 101 | 二氧化硫 | Ⅲ 1 | 輕微污染 |
石家莊 | 12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秦皇島 | 93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太原 | 125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上海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京 | 76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蘇州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通 | 6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重慶 | 134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成都 | 17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2 | 輕微污染 |
| | | | |
監測要素 | 大氣中的污染物 | 年平均風速 | 全年云量 | 降水總量 | 年平均氣溫 | 年平均相對濕度 | |
微粒 | 氣體混合物 | ||||||
市區與效區比較 | 多10倍 | 多5—25倍 | 小20%—30% | 多5%—10% | 多5%—15% | 高0.5—3℃ | 少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高二地理同步練習之中國的交通運輸業、商業和旅游業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后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周轉量構成下表:
運輸周轉量 | 鐵路(%) | 公路(%) | 水運(%) | 管道(%) | 民用航空(%) |
貨運周轉量 | 39.3 | 1.8 | 44.9 | 1.9 | 0.05 |
旅客周轉量 | 44.9 | 46.3 | 2.6 | / | 6.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
材料一 我國部分城市2009年12月4日平均氣溫記錄如下(單位:℃):
城市 |
鄭州 |
福州 |
太原 |
石家莊 |
南昌 |
南京 |
天津 |
哈爾濱 |
濟南 |
氣溫 |
6 |
12 |
-2 |
3 |
9 |
6 |
0 |
-15 |
5 |
城市 |
長春 |
北京 |
合肥 |
海口 |
長沙 |
呼和浩特 |
沈陽 |
廣州 |
武漢 |
氣溫 |
-7 |
0 |
6 |
18 |
8 |
-7 |
-3 |
15 |
8 |
材料二 中國天氣網12月4日訊 目前,一股較強冷空氣正在影響我國,東北地區今天開始出現今冬第二強降雪,尤其是南部和東部地區將有暴雪,需及時做好道路積雪和積冰清除工作,并注意加強流感等疫情的防控。
(1)12月4日,材料一表內我國最南與最北城市的溫差為 ,它反映了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典型特征是 。(2分)
(2)城市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其主導因素。如材料一表中城市,在鐵路樞紐上興起的城市有京廣線上的 和 ,在兩河交匯處興起的城市有位于長江與 交匯處的武漢等。(3分)
(3)根據材料一,在12月4日,太原氣溫 (低、高)于石家莊,廣州氣溫 (低、高)于長沙,請分別分析其原因。(6分)
(4)關于今冬東北強降雪的分析錯誤的是(2分) ( )
A.部分地區公路、鐵路和機場將受道路積雪、結冰的影響
B.大雪增加了溫室大棚內的溫度和透光度,有利于溫室農業增產
C.東北此次強降雪的水汽主要來自渤海
D.東北此次強降雪為快行冷鋒天氣,主要表現為降雪強度大、范圍小、歷時短等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