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開采礦產來自巖石圈,對水圈無影響 | |
B. | ②排放的氣體是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 | |
C. | ③可降低溫度汽體濃度,減弱溫室效應 | |
D. | ④需要在變質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進行 |
分析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氣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要素組成的,且各要素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是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殼循環等過程來進行的.
解答 解:A,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海洋覆蓋下的大陸架地區同樣有分布,海上油氣資源的開采以及石油的泄漏會影響到海洋水環境,故A項錯誤.
B,②指工廠排出的廢氣,主要為二氧化碳;能夠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為氟利昂,主要用于冰箱制冷,故B項錯誤.
C,③指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通過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并放出氧氣,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濃度,減弱溫室效應,故C項正確.
D,④指沉積巖層中的動植物遺體在地下經歷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而逐漸形成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過程,故D項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環境的物質循環.題目難度小,易掌握.需培養學生讀圖并從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