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各城市的大氣最大降溫高度(距地面高度),是連續三年中最強的15次冷空氣影響的統計平均值。讀圖回答問題。
【小題1】據圖反映的變化趨勢,對下列各地最大降溫高度的推斷,正確的是( )
A.合肥小于南寧 |
B.株洲大于石家莊 |
C.遼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
D.長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
A.獲得太陽輻射多少 | B.距冬季風源地遠近 |
C.下墊面性質的差異 | D.對流層厚度的不同 |
【小題1】C
【小題2】B
解析試題分析:
該題提供了受冷空氣影響后大氣最大降溫變化特點的題境,在此基礎上推斷其影響因素。
【小題1】關鍵是抓住圖的變化趨勢,圖中顯示城市的最大降溫高度數值越大說明高度越大,在看各個城市的變化會得到結論:緯度越高,最大降溫高度一般也越高。聯系選項各地點(或地域)的緯度位置可知,合肥最大降溫高度大于南寧,株洲小于石家莊,遼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長江三角洲大于珠江三角洲。C項正確。
【小題2】根據結論:緯度越高,最大降溫高度一般也越高。最大降溫高度應與冷空氣風力強弱有關,圖中各城市緯度越高,離冬季風源地越近,最大降溫高度越大。B項正確。
考點:
1、中國主要城市和區域的大致緯度。2、冷氣團的形成地區,對氣溫的影響。
點評:
該題考查了讀圖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坐標圖中判斷出最大降溫高度數和緯度的關系,而后應用所得結論進行推斷。氣團對不同緯度地區的影響高度不同,緯度高的地區影響高度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右圖中各城市的大氣最大降溫高度(距地面高度),是連續三年中最強的15次冷空氣影響的統計平均值。讀圖回答下面試題。
據右圖反映的變化趨勢,對下列各地最大降溫高度的推斷,正確的是
A.合肥小于南寧 B.株洲大于石家莊
C.遼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長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形成圖示趨勢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獲得太陽輻射多少 B.距冬季風源地遠近
C.下墊面性質的差異 D.對流層厚度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福建省晉江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各城市的大氣最大降溫高度(距地面高度),是連續三年中最強的15次冷空氣影響的統計平均值。讀圖回答題。
1.據圖反映的變化趨勢,對下列各地最大降溫高度的推斷,正確的是
A.合肥小于南寧 B.株洲大于石家莊
C.遼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長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形成圖示趨勢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獲得太陽輻射多少 B.距冬季風源地遠近
C.下墊面性質的差異 D.對流層厚度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各城市的大氣最大降溫高度(距地面高度),是連續三年中最強的15次冷空氣影響的統計平均值。讀圖回答問題。
1.據圖反映的變化趨勢,對下列各地最大降溫高度的推斷,正確的是( )
A.合肥小于南寧
B.株洲大于石家莊
C.遼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長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形成圖示趨勢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獲得太陽輻射多少 B.距冬季風源地遠近
C.下墊面性質的差異 D.對流層厚度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浙江省高二3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各城市的大氣最大降溫高度(距地面高度),是連續三年中最強的15次冷空氣影響的統計平均值。讀圖回答問題。
1.據圖反映的變化趨勢,對下列各地最大降溫高度的推斷,正確的是
A.合肥小于南寧
B.株洲大于石家莊
C.遼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長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形成圖示趨勢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獲得太陽輻射多少
B.距冬季風源地遠近
C.下墊面性質的差異
D.對流層厚度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廣東實驗中學高二下學期模塊考試 題型:選擇題
右圖中各城市的大氣最大降溫高度(距地面高度),是連續三年中最強的15次冷空氣影響的統計平均值。讀圖回答8-9題。
1.據右圖反映的變化趨勢,對下列各地最大降溫高度的推斷,正確的是
A.合肥小于南寧 B.株洲大于石家莊
C.遼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長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形成圖示趨勢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獲得太陽輻射多少 B.距冬季風源地遠近
C.下墊面性質的差異 D.對流層厚度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