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沿海某城市空間布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該城市的空間結構模式是
A. 同心圓模式 B. 扇形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D. 田園城市模式
【2】【2】圖中P處功能區最有可能是
A. 商業區 B. 住宅區 C. 工業區 D. 休閑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雅魯藏布江谷地是滑坡、泥石流多發區。中游河段河谷寬窄相間,在干支流交匯處多寬谷,河道多分汊,形成辮狀水系。
圖1為西藏南部地區多年平均總云量(單位:﹪)分布圖。
圖2為圖1甲地河道辮狀水系景觀圖。圖3為拉薩城區示意圖。
(1)描述藏南地區云量的時空變化特點,并分析原因。
(2)簡析圖中甲河段辮狀水系形成的自然條件。
(3)拉薩城市空間形態呈帶狀,試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雅魯藏布江流域泥石流類型主要有暴雨引發的泥石流和引發的泥石流。松散物質是泥石流的主要激發因子,試分析該流域松散物質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晉、陜、內蒙古三個省級行政區的交界,因蘊藏著大量的煤炭資源而被稱為“烏金三角”。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烏金三角”地區區位示意圖。
材料二 “烏金三角”地區某城市工業結構及其變化圖。
(1)“烏金三角”地區作為我國“西電東送”北線的重要電力輸出地,這里建設電站的自然優勢條件有哪些?
(2)實施“西電東送”工程,把“烏金三角”地區的電力調往京津唐地區會對電力輸入地區帶來哪些好處?
(3)根據材料二,簡析該城市面臨的節能減排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2月26日03時4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讀我國衛星發射基地位置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舊金山(西八區)華僑觀看衛星發射直播的時間是當地的
A. 25日11時44分 B. 25日19時44分
C. 26日11時44分 D. 27日03時44分
【2】衛星發射當日,對四基地敘述正確的是
A. 西昌地球自轉的角速度最小 B. 太原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最大
C. 文昌的白晝最短 D. 酒泉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題(潛水屬地下水)。
【1】甲河流域此時
A. 盛行西北風 B. 盛行西南風
C.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D. 甲河進入枯水期
【2】甲河流主要補給形式及現最大汛期的季節分別是
A. 冰雪融水 冬季 B. 地下水 春季
C. 大氣降水 冬季 D. 大氣降水 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洋流是海水運動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對地理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要素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及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時間。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時間就順利到達,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邊地區圖。
(1)都柏林和印第安港所處的緯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氣溫為8℃時,溫度偏高原因是 ,印第安港通常在0℃以下,原因是 。
(2)丙表示紐芬蘭漁場,簡要解釋該漁場形成的主要原因。
。
(3)哥倫布從美洲返回歐洲,若想一路順風順水,則所借助的盛行風為 ,所借助的洋流是 。
(4)若丁處海灣發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甲乙兩處更容易受污染的是 ,原因是 。
(5)下圖為“海洋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其中表示材料二Z處洋流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地質構造:甲處為 ;a、b處為 。(2)甲構造頂部缺失的原因是 。
(3)該地上覆巖層是 作用(填地質作用表現形式)形成的。
(4)如果在這里修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選擇甲地還是乙地?并描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merican English is different from British English.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要積極穩妥推進城市化,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和水平。
材料二 下表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我國城市人口比重變化表。
【1】下列關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城市化水平總體上升 B. 中國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發達國家
C. 我國已經完全實現了城市化 D. 城市化進程取決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根據本次會議精神和中國的現實情況,今后我國城市化的方向是( )
A. 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轉移 B. 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轉移
C. 農村人口向大城市轉移 D. 農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