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某研究機構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蘆葦叢、水管等材料設計制作的一個“人工濕地系統示意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該實驗主要模擬的濕地功能有( )
①防風固沙 ②凈化水質 ③涵養水源 ④保護生物多樣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2】若該圖示意某真實的濕地生態系統,則在去除濕地植被的情況下,可以檢測到( )
A. 濕地下游的含沙量增加
B. 濕地下游流速明顯減慢
C. 濕地下游的排水量減少
D. 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
【答案】
【1】【1】D
【2】【2】A
【解析】試題分析:
【1】【1】仔細讀圖可知,通過水管進水后,經過下滲,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及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涵養、過濾等作用,出水水量減少,水質變好;從而具備凈化水質、涵養水源的功能;實驗中,沒有風沙現象及其他生物,所以該模擬實驗不能反映防風固沙、保護生物多樣性,故選項D正確。
【2】【2】依據題干要求,若去除濕地植被,那么土壤因失去地表植被的保護而裸露,容易受到流水侵蝕作用發生水土流失,土壤養分流失,濕地地區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上游濕地水土流失,下游地區排水量增加,含沙量增加,濕地下游流速與地勢的起伏大小、河道的彎曲狀況等有關,無法確定是否明顯減慢,故選項A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潛力指數是指目前人口狀況下各地區能夠繼續容納人口的潛力大小。讀美國人口潛力指數分布示意圖。據圖回答小題。
(1)圖中四地人口潛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別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2)關于圖中各地人口潛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潛力從東向西不斷遞減
B.②地區人口潛力較大是因為氣候條件優越
C.③地區人口潛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資
D.④地區人口潛力較大是因為該地礦產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產業梯度是指一個區域內不同地區產業之間存在一定梯度。產業梯度≥1表明該產業為本區域明顯優勢產業,競爭力強;產業梯度≤0.5表明該產業為本區域不具備競爭優勢產業,需轉移或淘汰。圖為2008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業的產業梯度優勢比較圖。
(1)簡析圖中部分行業需轉出北京的原因。
(2)分析上述轉移產業可能給河北地區產生的影響。
(3)“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經營模式已成為京冀合作發展的總體思路,試述這種模式的區位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衰退性產業轉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較優勢產業的向外轉移,讀“廣東產業轉移效應理論模型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產業中,最有可能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衰退性產業轉移、擴張性產業轉移的分別是
A. 汽車制造、金融保險 B. 服裝鞋帽生產、電子裝配
C. 紡織業、石油化工 D. 節能環保業、高端裝備制造
【2】衰退性產業轉移對廣東省東西兩翼和山區產生的正效應是
A. 土地利用多樣化,耕地面積擴大
B. 有可能帶來環境污染等問題
C. 增加就業機會,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
D. 促進經濟發展,提高高新技術產業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要素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下列三圖中分別標注了我國的甲、乙、丙三個不同區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比較甲、乙、丙三個地區,從農業區位的角度來看,共同點是
A. 夏季熱量充足,雨熱同期 B. 地形平坦廣闊,地廣人稀
C. 農作物都有春小麥、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廣布
【2】乙區域中的山脈為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該山脈大致是
① 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 ② 暖溫帶和中溫帶分界③ 半干旱和干旱分界 ④ 水田農業與旱作農業分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地質構造及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甲、乙、丙處的地質構造類型:甲 ;乙 ;丙 。
(2)假設在該地區修建一條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從地質構造的角度考慮,該選擇甲處、乙處還是丙處?________地。有人提議在乙處修建水庫,你認為可行嗎? 。理由是 。
(3)圖中所示水循環的類型 ;并寫出字母所表示的水循環環節名稱:B是____;C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倒春寒指春季回暖過程中,由冷空氣活動造成的氣溫持續低于同時期氣溫平均值,并對農業生產等造成影響的氣象災害。右圖為安徽南部某年某時段逐日平均氣溫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地區受這次倒春寒影響的時段是圖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倒春寒來臨時,不少農民燃起一堆堆的柴草,濃煙遮蓋了田野,農民燃燒柴草以產生濃煙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強地面輻射,防霜凍
B. 增強大氣逆輻射,防霜凍
C. 減弱紫外線對農作物的危害
D. 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促進小麥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氣垂直分層高度、溫度和氣壓的變化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圖中①②層大氣的正確敘述是
A. ①層大氣厚度隨緯度增加而減少
B. ②層因氫原子吸收紫外線而增溫
C. ①層大氣平穩利于大型飛機飛行
D. ②層大氣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2】關于圖中內容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大氣垂直分層的依據是大氣溫度和氣壓的變化
B. 隨高度的增加,氣溫和氣壓均越來越低
C. ①層上冷下熱,天氣現象復雜多變
D. ②層中的電離層能發射短波無線電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區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②為了保護城市生態環境
③市區交通擁擠
④為了加強城市的經濟實力,拓寬城市地域范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