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題文)“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互聯網工業)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首套工業4.0流水線也已經亮相第十六屆中國工業博覽會。為了迎接世界經濟發展的挑戰,實現互聯網工業生產,《中國制造業發展綱要(2015—2025)》初稿已完成規劃。讀互聯網工業的模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小題1)下面關于智能制造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將會導致智能制造大發展
B. 互聯網工業的發展對交通運輸條件的要求大大下降
C.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工業生產成本將大大提高
D. 工業4.0時代對為生產銷售提供服務的要求會降低
【2】(小題2)與傳統工業相比,不是智能制造具有的優勢特點是
A. 工業產品更加個性化 B. 投入產出比高附加值高
C. 生產企業集中程度高 D. 對市場的適應性特別強
【答案】
【1】【1】A
【2】【2】C
【解析】
【1】【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人口紅利將逐漸消失,勞動力會更加不足,必然倒逼工業生產向智能化發展,A正確;從示意圖中可以看出互聯網工業是需要在服務互聯網支撐的環境下才能實現,這就需要更發達的物流體系和服務體系,對交通和服務的要求更高了;智能制造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軟、硬件的結合,讓智能機器隨時啟動或關閉,節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B、C、D錯誤。故答案選A。
【2】【2】傳統工業突出的特點是生產集中程度高,資金集中,產品標準化等,而智能制造的特點表現為智能化、精細化、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個性化、環保化。因此其產品是隨市場需求而生成,個性化強,市場的適應性強;智能制造節省勞力、原料、能源,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投入產出比高。所以只有C不是它的優勢特點。故答案選C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圖乙為冬季某日沈陽附近20時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壓線分布圖,圖中H代表高壓中心、L代表低壓中心,①、②分別對應地面③、④。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依據等壓線示意圖,判斷圖中①②③④四點中氣壓值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判斷此時與圖乙中沈陽風力狀況相比,圖甲中沈陽的
A. 風力更大,且風向一致 B. 風力更小,且風向一致
C. 風力更大,且風向相反 D. 風力更小,且風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中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典范。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交通、通信、水電、醫院、學校、商店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備,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搭建了良好的海外發展平臺,吸引了中國石油裝備、紡織服裝、新型建材、機械制造等產業落戶,被稱之為荒漠中的“工業綠洲”。這里吸引中國產業落戶的主要原因是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埃及與歐洲、非洲、西亞的許多國家和組織簽訂了條件優厚的貿易協定。下圖為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位置圖。
(1)分析我國選擇在蘇伊士建經貿合作區的主要地理原因。
(2)在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發展石化工業,你是否贊同,請說出理由。
(3)有人建議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可通過大力開采地下水來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請運用水循環原理分析其不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興化市(119°43'E~120°16'E,32°44'N~33°13'N)垛田鎮的垛田是歷史上華夏先民壘土成垛,垛上耕種,形成四周環水的小塊農田:有史以來,田上以種植蔬菜為主,環繞四周的水域主要養殖魚蝦,2014年4月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評定“興化垛田”為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下圖示意興化垛田景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興化垛田”形成的地理區位條件是
A. 地勢低法,河湖縱黃、水系密布 B. 水域遼闊、耕地短缺、降水豐富
C. 河網稠密、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D. 雨熱同期、光照充足、土層深厚
【2】“興化垛田”的農業生產優勢是
A. 利于保水保肥保土,提高土壤肥力 B. 能夠防御水土流失,減少養分流失
C. 有效抵御洪水侵害,保障穩產高產 D. 維持多種生物,保持農業生態平衡
【3】有史以來,“興化垛田”以種植蔬菜為主的主要原因是
A. 垛田面積小,耕種與管理難度小 B. 水源充足,蔬菜單位面積產值高
C. 澆灌較便利,所需勞動力數量少 D. 土壤貧瘠,不適合糧食作物種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橫、縱)波,可以通過________(固、液、氣)傳播.其中B表示________波,其傳播速度較________。
(2)圖中C﹣H分別表示地球內部構造,D表示________界面,地震波的變化是________,F表示________界面。
(3)圖中 C表示________E表示________。
(4)巖石圈是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河流近30年徑流量、蒸發量和氣溫之間統計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河流最主要的補給是( )
A. 雨水 B. 冰川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2】該流域位于( )
A. 溫帶季風氣候區 B.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C. 熱帶沙漠氣候區 D. 地中海氣候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1-2015年蘇州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變化趨勢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2011年蘇州市常住人口遠大于戶籍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化水平高 B. 人口遷出數量激增
C. 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D. 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眾多
【2】2011年后蘇州市人口機械增長率持續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A. 政府有效調控房價的上漲 B. 戶籍管理制度趨嚴
C. 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D. 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德黑蘭是伊朗首都,位于伊朗高原北緣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也是西亞地區較大的城市之一。德黑蘭城市布局很有特色,每條道路旁都有一條明水渠。下圖示意德黑蘭位置。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冬季德黑蘭氣溫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里海對該城市大氣起到調節作用 B. 山地阻擋北方的冷空氣深入
C. 沙漠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強 D. 該城市人口多,生產、生活排出的廢熱多
【2】德黑蘭在道路旁修建明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A. 緩解城市干燥狀況 B. 增大城市的晝夜溫差
C. 發展城市的內河航運 D. 為城市提供廉價的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巴黎舉行。左下圖為2008年世界及部分國家人均碳排放與人均GDP變化率,右下圖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國家單位GDP碳排放。據此回答以下兩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美、日、德三國人均GDP變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變化率
②美、日、德三國人均GDP與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長
③美、日、德三國單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國
④1971~2008年單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國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單位GDP碳排放的是( )
①控制人口數量 ②加快發展新能源 ③加強科技創新 ④縮減生產規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