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京津及河北部分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天津市寶坻區西北距北京市85千米、南距天津市中心區73千米,東距唐山市105千米,多條高速道路貫穿全境,地熱溫泉豐富。國內某知名企業8年間在此投資200多億元,在一片鹽堿荒地上建設了別墅度假村。
材料三:我國三個經濟區域產業結構比較
(1)材料一所示區域大部分地區屬 氣候,西北部地形以 為主。(3分)
(2)材料一所在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 ,
這里農業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
不合理灌溉易出現 。(3分)
(3)簡要分析別墅度假村選址寶坻的原因。(6分)
(4)材料三顯示現階段天津濱海新區的主導產業是 ,與浦東、深圳相比,
產業發展明顯滯后,濱海新區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的主要措施可能有哪些?(8分)
(1)溫帶季風 山地(高原、山地)(前者2分,后者1分,共3分)
(2)小麥(冬小麥) 水資源短缺 (次生)鹽堿化 (每空1分,共3分)
(3)利用鹽堿荒地,地價低,土地資源豐富;毗鄰京、津、唐,有銷售潛力(市場廣闊);旅游(地熱)資源豐富,適合度假休閑;交通便利。(每點2分,滿分6分)
(4)第二產業(1分) 第三產業(1分)
利用毗鄰京津優勢,積聚高端人才,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優化工業結構,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利用海港優勢打造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科技與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商貿服務業和旅游業)提升第三產業檔次。(每點2分,滿分6分)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圖示的經緯度位置可判斷,該地區位于北京附近地區,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圖示等高線分布判斷,西北部地區主要以山地為主。(2)該地區位于我國華北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為冬小麥。華北地區農業生產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包括水資源不足、旱澇、鹽堿和風沙等問題。(3)結合材料二、可從與大城市之間的距離、交通、旅游資源和土地等方面分析其建度假村的原因。(4)直接根據材料三天津濱海新區的三大產業的比重判斷。產業結構的條件應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和三大產業內部的發展綜合分析,注意與該地區的區域發展優勢等內容結合分析。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地理和讀圖綜合分析能力。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屬于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性試題,并結合我國的熱點區域考查,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能抓住圖示的地理位置、氣候類型、區域開發基礎條件和產業發展概況是解題的關鍵,并能結合我國華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的概況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般思維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麓。
材料一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宣布獨立,成為聯合因第l93個成員國。國土南北氣候存在一定的差異,南北年均溫的變化為25—35℃。由北向南年降水量的變化為600—2000mm。南蘇丹石油資源豐富,但缺乏煉油設施,主要依賴蘇丹略土穆等地的煉油能力。農業生產技術鍵度落后,糧食嚴重不能自給。經濟十分落后,基礎設施匱乏,小學教育普及率不到2%,成人識字率不足15%。全境鋪設路面的公路里程僅38公里,白尼羅河可以通航,首都朱巴是重要的尼羅浮航運樞紐沒水陸交通要津。
材料二南蘇丹共和國位置圖和南蘇丹水系圖。
(1)南蘇丹境內沼澤廣布,試分析其原因。
(2)根據氣候條件,分析南蘇丹北部與南部植被類型的差異。
(3)根據圖示信息,分析該國發展農業生產有利的自然條件。
(4)南蘇丹是聯合圜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對于如何困地制宜發展該國
經濟,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水分資源狀況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時間可能蒸發量與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我國西北部分區城示意圖(圖6)
(1) 運用材料中數據,說明甘肅省圖示區域干濕地區和溫度帶的分布。(8分)
(2) 寧夏平原是“被賀蘭山護著、黃河愛著的地方”試說明這一表述所包涵的自然地理意義(8分)
⑶寧夏傳統民居多坐北朝南,一般不設北窗,墻體較厚,屋頂坡度較小。試分析寧夏傳統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6分)
⑷寧夏平原水稻畝產比小麥髙83.9%,凈收益是小麥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麥的3倍。有人建議該地應充分利用當地條件大力發展水稻種植。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