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沼澤、酸雨 | B. | 落葉闊葉落林、水土流失 | ||
C. | 荒漠、沙塵暴 | D. | 草原、土地沙漠化 |
分析 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表現出不同的生態問題.如:比較濕潤地區表現為水土流失,比較干旱地區表現為土地荒漠化.生態環境問題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如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等.(二)城市化和工農業高度發展而引起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污染、噪聲污染、農藥污染等環境污染.
解答 解:A、沼澤是濕地,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根據圖中的數據分析,我國的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的比重之和近65%,說明此植被主要分布在這四個區域.而這四個區域就是我國的主要牧區,因此此植被是草原,故不符合題意.
B、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又稱夏綠闊葉林帶,主要分布于溫帶大陸的東部和西部(中部是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亞洲東部的夏綠林,如我國分布在東北和華北.根據圖中的數據分析,我國的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的比重之和近65%,說明此植被主要分布在這四個區域.而這四個區域就是我國的主要牧區,因此此植被是草原,故不符合題意.
C、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北地區.根據圖中的數據分析,我國的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的比重之和近65%,說明此植被主要分布在這四個區域.而這四個區域就是我國的主要牧區,因此此植被是草原,故不符合題意.
D、我國的四大牧區是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根據圖中的數據分析,我國的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的比重之和近65%,說明此植被主要分布在這四個區域.而這四個區域就是我國的主要牧區,因此此植被是草原,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以我國七省區某種植被面積比例圖為背景,考查了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考核了學生知識遷移和讀圖分析的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月1日到5月1日出發時間推遲 | B. | 4月1日到6月1日出發時間提前 | ||
C. | 5月1日到7月1日出發時間推遲 | D. | 6月1日到8月1日出發時間提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人口死亡率較低且相差不大 | |
B. | 各年齡段死亡率甲不大于乙,因此死亡總人數也是甲小于乙 | |
C. | 發展中國家的各年齡段死亡率高于發達國家,但總死亡率可能小于發達國家 | |
D. | 甲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組老年人口比例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圖中角a是黃赤交角 | |
B. | 目前黃赤交角的度數是23°26′ | |
C. | 黃赤交角的度數與回歸線的度數相同 | |
D. | 地軸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黃赤交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