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北半球某陸地局部圖,圖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m),L為河流,對角線為經線。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河流L的流向為( )
A. 從東流向西 B. 從西南流向東北 C. 從西流向東 D. 從東北流向西南
【2】若X數值為500m,沿圖中經線的地形剖面為( )
A. B.
C. D.
【答案】
【1】C
【2】C
【解析】試題分析:
【1】在等高線圖中,山谷部位往往發育有河流,根據等高線與河流的關系,河流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可知X等高線的海拔高度大于Y,圖中對角線為經線,指向南北,故排除A、B選項;結合圖中指向標,可以判斷與之垂直的方向為東西方向,那么河流從西南流向東北,故選項B正確。
【2】由題干已知圖中等高距為100米,在等高線圖中,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若X數值為500米,那么圖中a所在地海拔為500—600米之間,Y數值為400米,根據等高線變化一般規律可知,圖中A處海拔大于500米,兩條X等高線之間小于500米,b所在地海拔為300—400米之間,故選項C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城市不同等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任何城市的等級是相同的
B.城市等級的劃分通常是依據城市的人口規模
C.城市等級的劃分是依據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
D.我國城市劃分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三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是地球公轉軌道圖,圖中甲、乙、丙、丁四點將軌道等分為四份,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動所用時間最少的一段是( )
A.甲到乙
B.乙到丙
C.丙到丁
D.丁到甲
(2)2015年2月19日,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時,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點最近的是( )
A.甲點
B.乙點
C.丙點
D.丁點
(3)當地球在乙到丙之間公轉過程中,全球晝夜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
A.北半球白晝變長
B.北半球黑夜變長
C.南半球白晝變長
D.西半球黑夜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該圖是我國某城市發展變化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1950年至2000年,該城市發展變化的特征是、。一般說來,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標志是。
(2)該城市建立了新城區和衛星城,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是。
(3)從圖中可知,隨著城市的發展,自來水廠位置出現什么變化?并分析原因。
(4)該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匯處,原因是此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我國四個不同地區區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蘇省的是
A. 對外開放→外資企業建立→工業化→城市化
B. 小商品經營→個體私營企業→工業化→城市化
C. 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發展→工業化→城市化
D. 資源開發→國有大中型企業→工業化→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珍珠是一種有機寶石,產在蚌類等軟體動物體內,由于內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鈣的礦物珠粒。珍珠貝生活的水域水質清潔,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溫在15~30度之間,珍珠質分泌旺盛,珍珠生長快。
材料二 甲國因盛產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負盛名。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業曾經是該國的支柱產業;之后,采珠業迅速衰退。2007年該國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珍珠會議,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重振該國的珍珠產業。
材料三 甲國從60年代開始憑借油氣資源的出口,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笆褪刮覀円灰怪g從騎駱駝變為開凱迪拉克……我們還能退回到駱駝時代嗎?忘記石油吧,我們可做的事情非常多!
(1)根據圖文材料提供信息,分析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前甲國海域盛產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條件。
(2)對重振該國的珍珠產業提出你的建議。
(3)“忘記石油吧”——從甲國的可持續發展角度說明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四國人口增長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四國自然增長率從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2)下列關于四個國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國的人口增長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發展速度慢
B.乙國人口出現了嚴重的性別比失衡
C.丙國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降低
D.丁國人口老齡化嚴重,出現勞動力不足現象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甲國人口增長模式為“高高低”模式
B.乙國一定屬于發展中國家
C.丙國人口數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國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